[发明专利]肌张力检测分析设备及检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06422.8 | 申请日: | 1993-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通;顾玉良;武钢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通;顾玉良;武钢柱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昕 |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检测 分析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肌张力检测分析设备及用于此设备的肌张力检测方法。
异常的肌张力增高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折刀样增高,铅管样增高和齿轮样增高,肌张力减低则表现为被运动时阻力减少或消失,关节运动的范围扩大。肌张力的正确判断对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客观指标。目前在医学界测定肌张力最常用的方法是于病人肌肉松驰时,检查者的两手握住病人肢体,以不同的速度和幅度反复作被动的伸屈运动,感到的轻度阻力就是这一肢体有关的肌张力。这种测定方法只能做到定性分析,而且其中难免有检查者的主观臆断。1992年4月美国出版的“Arch phys Med Rehabil”期刊上介绍了采用生物机械法检测肌张力,主要是测扭矩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电机通过减速装置使输出轴以一定的角度摆动,在输出轴上有一装置可同待测部位相连,并可带动待测部位一起运动,当输出轴带动待测部位运动时,输出轴便有了载荷,通过安装在输出轴上的扭矩检测仪记录到加载荷后输出轴的扭矩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某一部位在被运动时的肌张力大致变化情况,也有在测扭矩的同时,记录关节角度的变化范围和肌电信号,有时甚至结合量表来推测病人肌张力的异常情况。这些方法都是间接的检测肌张力的方法,只能反映肌张力的变化总趋势,而对不同类型的肌张力变化特点无法反应出来。因此对于肌张力定性、定量的分析,目前仍然是一个困难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形式的判定更无法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肌张力进行直接检测、并能准确地分析肌张力变化的检测分析设备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肌张力检测分析设备是由传动装置、长度测量装置、测力装置、阻力检测装置、放大及滤波模块、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可逆电机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长度测量装置是由丝杠及沿丝杠移动的滑动架组成;所述的测力装置是由支架、骨形支承器、与传动装置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回转臂及固定在滑动架上的力传感器构成,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导线传入放大、滤波模块;骨形支撑器与输出轴同心,骨形支撑器的上部有与轴相连的支承环,轴外围装有轴承并一同装在一滑块上,滑块下部有一轴,轴间可以装有力传感器构成阻力检测装置,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导线进入放大、滤波模块;为实现本检测分析设备而建立的方法是:
-选择特定部位为支点,并且使支点与支承环固定;
-将被测部位支点远端与力传感器固定;
-传动装置通过力传感器带动被测肢体远端以支点为轴做往复运动;
-位于滑动架上的力传感器及位于骨形支撑器中的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别通过放大、滤波模块输入到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是一种直接的检测方法,能直观地反映出变化量及特征。
2.采用本方法及设备检测时由于克服了外界一些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一些无关的力的影响,如皮肤阻尼、惯性力及重力等,因此准确度较高。
3.本设备检测部位较广,并可与其他部位进行比较。
4.采用本方法及设备检测时,选择特定部位特别是骨性标志为支点,可使支点附近肌肉组织充分放松,从而减少对被测部位肌张力的影响。
5.本设备可作为促通练习器用。
6.本设备可以用于人体及实验动物。
图1为本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长度检测装置及测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骨形支撑器及阻力检测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5为手形支撑器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主程序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予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通;顾玉良;武钢柱,未经张通;顾玉良;武钢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6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高低温试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蛤蟆油口服液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