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刃可收缩的安全手术刀无效
| 申请号: | 93105752.3 | 申请日: | 1993-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58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斯·德伯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鲁斯·德伯希尔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刀刃 收缩 安全 手术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刃可收缩的安全保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外科用的手术刀。
医护人员在医治某些带有传染病毒,例如艾滋病毒的病人时容易受到传染,所以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专业活动的过程中必需戴上手套。此外,由于外科医生很难避免不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因此他(她)们更是处在危险的境地。
当医护人员在操作外科手术刀时,已有技术的刀刃可收缩的安全保险装置有助于减少一些医护人员所冒的危险。用于刀刃可收缩装置的已有技术的操纵机构包括滑动操作按钮(U.S.专利No.4,320,576),用拇指按压的滑动操作件(U.S.专利No.4,233,734),铅笔或圆珠笔式的操纵机构(U.S.专利No.4,337,576和4,663,846),转筒(U.S.专利No.4,730,613),移动的壳体或套子(U.S.专利No.4,393,587和4,414,974)以及将一径向力转换成轴向力的机构(U.S.专利No.4,757,612)。
然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这种已有技术的装置存在另外一个困难,即戴着外科手套的医生比较难以操作这种装置。而且,已有技术的操纵机构,特别是拇指按压的可滑动开关和笔式操纵机构在使用时还会产生可能刺破或撕破外科手套的危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刃可收缩的安全保险装置,或其他类似的切割装置,它采用一弹性泡体作为操纵或驱动件,当弹性泡体被压缩时,可以将刀刃从保险套子中推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医生容易操纵的刀刃可收缩的手术刀,而不存在损坏外科手套和其他类似的保护衣的危险。
为此目的,本发明包括一刀刃,一弹性泡体,以及一构成刀刃容纳区域的细长的套子。
细长套子起到一刀柄的作用,并包含一弹性体,它从套子上的一个和多个开口露出。弹性泡体和开口放在适当位置,以便当使用者握住刀柄时,至少他(她)的一个手指和/或拇指尖能够接触到弹性泡体。当向弹性泡体施加压力时,刀刃从细长套子中纵向伸出到套外以供使用。
施加在弹性泡体上的压力使其产生变形,从而使刀刃被压出细长套子的容纳刀刃的区域。只要有压力施加在弹性泡体上,刀刃就保持在套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较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手术刀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沿图1中成2-2的另一纵向截面图,
图3是和图2相似的视图,表示刀刃伸出在外的正在使用手术刀;
图4是沿图2中线4-4的横截面图;
图5是弹性泡体的一种设计的示意图;
图6是和图5相似的视图,图中示出了处于形变状态的弹性泡体。
图1-4示出了包括一细长套子12,一装有流体16的弹性泡体14,一活塞18,一弹簧20以及一刀刃22的本发明的刀刃可收缩的手术刀10。套子12起着手柄的作用,它包括可用传统方式,例如:螺钉28和楔形榫30连接在一起的上套24和下套26。套子12形成一容纳刀刃22的刀刃容纳区域32,以及一容纳弹性泡体14,活塞18和弹簧20的泡体容纳区域3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流体16是一种消毒的液体。
活塞18的头部36抵着弹性泡体14,活塞的另一端38连接在刀刃22上。如图1-2所示,手术刀不用时,弹簧20迫使活塞18离开刀刃容纳区域32,于是刀刃22安全地缩进并容纳在区域32中,头36紧抵着弹性泡体14。
图3表示约束在区域34中的弹性泡体14,当向操纵器表面40施加一压力时,弹性泡体14产生形变克服弹簧20的力而迫使活塞18,从而也迫使刀刃22作纵向移动,从而刀刃22移到伸出套子12外部的位置。如图4所示,当手术刀不用时,操纵面40充分横向地露出套子12之外,这样,通过使用者对操纵面40施加一较轻的力,刀刃22就可以容易地移到它的完全伸出的位置。
图5-6示出了弹性泡体的另一种结构14’,它有一有打折结构的波纹管式的突出部42,当向操纵面40’施加一压力时,它能够容易地被扩张而进入与活塞18头部36相啮合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鲁斯·德伯希尔,未经布鲁斯·德伯希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5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端口在线识别法及端口可识别光缆
- 下一篇:硬脂酸盐一步合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