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干燥培养基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4723.4 | 申请日: | 199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尹强;王雅平;潘乃穟;陈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博宁 |
地址: | 1008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葡萄糖 琼脂 干燥 培养基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培养真菌类微生物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简称PDA)干燥培养基的制造方法,属微生物培养基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微生素及矿质元素。除食用外,马铃薯还广泛用于真菌类微生物的培养。人们最常使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主要成份即为马铃薯的营养提取物。配制PDA培养基的方法是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称取200克,加自来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用纱布过滤,向滤液中加入20克葡萄糖和15-20克琼脂粉,加水补足1000毫升,分装后灭菌备用。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每次配制时需经过原料加工、煮沸、过滤及加入其他物质等步骤,整个过程至少要花费40分钟以上,并且不易长期贮存,一般需现用现配,费工费时;2)切成的马铃薯块较大,内部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提取出来,原料的利用率较低,浪费较大;3)提取液中的淀粉不易被微生物利用;4)制作成本较高。尽管上述制备PDA培养基的方法存在较多的弊端,但目前尚未有解决的办法,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在继续使用。
发明目的:本发明生产的PDA干燥培养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弊端,达到使用方便,营养丰富,提高原料营养物质的提取率和利用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节省原料,适合工业化生产等目的。
本发明生产PDA培养基的内容及方案包括如下过程:
新鲜马铃薯洗净去皮后,用高速组织匀浆机匀浆10-30秒钟,制成浓稠的悬浮液,按马铃薯重量的1-5倍加水稀释,搅拌浸提10-30分钟,调提取液pH至5.5-6.5,加入0.5-3.0%的α-淀粉酶,然后加热至65-90℃,使淀粉液化,时间为5-20分钟。待温度降至45-65℃,加入1.0-5.0%麸皮或干麦芽粉,进行糖化,时间为60-180分钟。糖化结束后,调pH为7.5-8.5,加入0.1-2.0mg/ml胰蛋白酶,于相同温度酶解120-180分钟。煮沸10-60分钟后,用纱布过滤掉残渣,将滤液减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25-40%,进行喷雾干燥。干燥后的马铃薯提取粉加入葡萄糖和琼脂粉,混合后即为PDA干燥培养基。或将琼脂粉加入到提取液中,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粉碎成干粉,再配以葡萄糖制成PDA干燥培养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使用方便:使用本发明生产的PDA干燥培养基,只需加适量水,灭菌后即可使用,便于长期贮存及运输。
(2)营养物质提取率高:本发明将马铃薯匀浆浸提后,提取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现有技术,如表1所示。本发明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因而显著地降低了原料的使用成本(见表1)。
(3)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本发明通过酶解反应,将淀粉及蛋白质转变成麦芽糖等还原糖及游离氨基酸,提高了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而促进了菌体的生长发育。
(4)本发明适合工业化生产。
实施例:
取新鲜马铃薯,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称取5kg,置高速组织匀浆机中加少量水匀浆20秒钟,加水至马铃薯重量的3-4倍,搅拌浸提30分钟。调提取液pH至6.0-6.5,加入75-100g α-淀粉酶,加热至65-75℃,液化10-15分钟。当提取液温度降到50-60℃,加入150-200g麸皮或干麦芽粉,糖化120-150分钟。糖化结束后,调pH至7.5-8.0,加入20-25g胰蛋白酶,于相同温度消化120-180分钟,然后煮沸10-30分钟,用8层纱布滤掉残渣,将滤液减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滤液的25-30%,进行喷雾干燥,干燥后与2.5-3.0kg葡萄糖和1.88-2.0kg琼脂粉混合。最后得到5.2-5.9kg的PDA干燥培养基。或者将1.5-2.0kg琼脂粉作为吸附剂加先入到滤液中,置50-65℃真空干燥,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然后再加入2.0-3.0kg葡萄糖相混匀,得到相同重量的PDA干燥培养基。使用时,称取40-50g PDA干燥培养基,加水至1000ml,灭菌后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4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熟料混装高炉炼铁法
- 下一篇:环面蜗杆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