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收贵金属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04570.3 申请日: 1993-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43247C 公开(公告)日: 1999-05-05
发明(设计)人: M·J·弗尼格 申请(专利权)人: 亨凯尔公司
主分类号: C22B3/42 分类号: C22B3/42;C22B11/08;//C22B110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孙爱
地址: 美国宾***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回收 贵金属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回收贵金属如金和银的方法,尤其涉及到从氰化物水溶液中回收金的方法。通过使含有贵金属,尤其是金的氰化物水溶液与一种含有胍官能度的离子交换树脂相接触,就能够回收贵金属。胍试剂从水溶液中提取出金,然后将金从胍试剂上洗脱或解吸下来,随后用传统的方法回收金。本发明还涉及某些新颖的胍化合物,它适合从氰化物水溶液中提取金。

金主要以天然金属、与银或其他金属的合金或以碲化物的形式存在。它通常与铁、银、砷、锑和铜的硫化物结合在一起。银以氯化银、硫化银或碲化银的形式,以及其硫化物与锑和砷的络合物的形式作为细微地分散的金属出现在热液成因的岩石中。传统的方法是对含有天然金属的矿石进行粉碎,用重力分离浓集金或银,然后用水银通过汞齐作用来回收。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环境上的关系,已经废弃了这种方法。目前有两种主要方法来回收金和/或银。

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与有价值的金属回收相联合的苛性碱氰化物溶液浸出,用锌粉(Merrill-Crowe)浓集,或者通过吸附在炭(碳吸附法)上来浓集金和银的氰化络合物,上述炭还可以是在柱中的碳(CIC)或在浆液中的碳(CIP)。美国专利5,073,354描述了一个碳吸附方法,其中采用一个苛性苯甲酸盐解吸液,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金和银解吸下来。另外一种目前在苏联采用的方法是在碳吸收工艺中使用季胺离子交换树脂来代替炭。

在最近,M.A.Mooiman和J.D.Miller在1984年8月《矿物与冶金工艺》的P153-157中公开了“用胺从碱性氰化物溶液中提取金的选择性研究”,该文描述了使用伯、仲和叔胺从碱性氰化物溶液中提取金的方法,该伯、仲和叔胺中加入了某些路易斯碱改性剂,如磷氧化物和磷酸酯。

采用废石堆浸出或堆摊浸出工艺,通过用氰化物溶液浸取,可以得到含有金的,澄清的浸出液,在堆摊浸出中,将矿石放置在特别制备的不透水的垫上,然后浸出液被加到堆摊层的顶部,使它穿过堆摊层向下渗透出来。含有溶解金属的溶液最后沿不透水的垫收集起来,并沿着它流入一收集槽中。从该收集槽,将该溶液注入一回收装置中。堆浸出工艺与堆摊浸出工艺相类似,此处,为了证明该方法是正确的,在原地对具有足够有价值的金属的旧废矿石堆进行浸取。用Merrill-Crowe工艺直接沉淀来回收澄清的浸取液中的金,或者采用柱上的碳的吸附,后面接电沉积或Merrill-Crowe沉淀工艺来回收澄清的浸取液中的金。

在某种状况下,通过搅拌浸取槽,可以得到不澄清的溶液。在连续的浆液中的碳CIP浸取过程中,在有碳颗粒存在的情况下,由于搅动浸取液,矿石就生成料浆。溶解的金吸附在碳上,生成一个低浓度的含金水溶液,这就常常增加了从矿石中提取金的速度以及完全度。用筛网把吸附有金的碳颗粒从浆液中分离出来,通常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脱碳来回收金,然后再用电沉积的方法进一步处理。在碳颗粒回到浸取步骤之前,必须用一危险的和昂贵的洗涤和加热步骤使它们活化,椰子壳活性炭是最好的,但是它太贵了。

过去,无论在金的液/液提取还是液/固提取中都考虑过不同种类的胺官能度。在液/固提取的情况下,氰亚金酸盐被树脂的季胺官能度太强的连接在一起,以致于解吸是很困难的,需要专门进行处理。此外,已经指出,金属氰化络合物和浸取液无选择性。具有较弱的碱性的胺官能度的树脂不能很好的在pH为10~11的范围内运行,而该pH范围是普通浸取液的pH值。对于,液/液提取,如在Mooiman和Miller工作中,需要加入有机磷调节剂、如磷酸三烷基酯,以增加胺的碱度、以便有效地从含金的物质中提取金。上述这些含金物质的量必须很大。在普通的浸取液的pH值时,这些体系仍然不能充分地提取金。

在美国专利4,814,007,4,992,200,和4,895,597中描述了使用胍化合物从氰化物的碱性水溶液中提取贵金属,尤其是金的方法。这里公开的具体的胍化合物是某些二烃基胍,如二正辛基,二-2-乙基已基和双-十三烷基胍,它们被用于液/液溶剂体系。在固/液体系中,采用一种具有胍基官能度的离子交换树脂,尤其是携带在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树脂上的丁基己基胍,其中该树脂上二乙烯基苯的含量为2%。通常胍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亨凯尔公司,未经亨凯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4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