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型焦炭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3766.2 | 申请日: | 199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36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2 |
发明(设计)人: | 衡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奇山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C10L5/34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阎蕊香 |
地址: | 041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焦炭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型焦的生产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居民仍采用蜂窝煤作冬季采暖和炊事燃料,这种燃料多数以优质白煤和粘合剂混和压制成型,其存在问题是:白煤的贮藏量少,价格相对偏高,若采用烟煤,虽可降低部分成本,但其中的硫份、污染性挥发物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以现有技术生产的蜂窝煤,其机械强度低,搬运不方便,一般只能就地生产销售;贮藏条件要求高,需防潮湿、雨淋;蜂窝煤中的粘合剂成为阻燃剂和热能消耗者,因此,其热能有效率低,残留不燃物多,约占蜂窝煤总量的30~40%,加大了城市垃圾负担。
本发明的目的任务是解决现有蜂窝煤在使用中存在的各种弊端而提供一种蜂窝型焦炭的生产方法,经满足市场需求。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成型工艺和炭化工艺,其成型工艺分两种:一种是选用高硫份烟煤作原料,将其粉碎为0~1.0mm粒径大小,放入一次碱液池浸泡25~30分钟后,出池脱水并送180~220℃的流化床流化25~30分钟,流化后的煤料再次入二次碱液池浸泡25~30分钟,再次出池脱水且送400~450℃的高温流化床流化1~3分钟,最后将高温流化后的煤料喂入成型机压制成蜂窝型煤;第二种成型工艺是选用碎焦炭和低硫份粘结性煤作原料,将焦炭粉碎为0.5~1.5mm粒径的焦粉,将低硫份粘结性煤粉碎为0~1.0mm粒径的煤粉,然后取50~60%的焦粉送高温流化床加热至600~650℃,再取40~50%的煤粉送低温流化床加热至300~350℃,最后把加热好的焦粉料和煤粉料混合搅拌均匀,喂入成型机压制成蜂窝型煤;
该炭化工艺分予热、干溜炭化和降温三个过程,其予热温度为250~400℃,干溜炭化温度为400~650℃,最后降温至200℃以下。
上述一次碱液池中的碱溶液含氢氧化钠2~5%,含氢氧化钙8~10%。
上述二次碱液池中的碱溶液含氢氧化钙12~15%。
本发明生产方法所生产的蜂窝型焦炭适用于民用采暖炊事使用,也适用于食品加工工业使用,其机械强度高,不易破碎,抗压最低值为85kg/cm2以上,贮运极为方便,可以任何运输方式销往世界各地区;用户存贮方便,可不计较任何条件随意堆放,不怕天潮、雨淋及风化;发热值高,每公斤平均在5700~6500千卡以上,仅次于冶金焦热值,另外,使用本蜂窝型焦残留不燃物少,且因在生产过程中经过脱硫、氧化处理,所以没有烟雾及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卫生;所用原料来源广泛,仅需不能炼焦的高硫份烟煤、瘦煤及工业用焦所废弃的碎焦作原料,降低了产品成本。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将粉碎粒径为0~1.0mm的高硫份烟煤放入一次碱液池中浸泡30分钟,该碱溶液中含氢氧化钠4%,含氢氧化钙10%,然后用泥泵抽出过滤脱水,送220℃条件的流化床流化30分钟,初次流化好的料再放入二次碱液池中浸泡30分钟,再行过滤脱水,并送入条件为450℃的高温流化床流化3分钟,最后喂入蜂窝煤成型机中压制成蜂窝型煤;成型后的蜂窝煤进炭化炉以流水作业进行予热处理和干溜炭化,最后以干式绝氧强制熄焦降温,该炭化工艺中予处理温度为400℃,干溜炭化温度为650℃,熄焦出炉温度为150℃左右。
实施例2:准备工业废弃的碎焦炭和低硫份粘结性煤作原料,将其原料分别粉碎为粉料,粒径要求:焦粉0.5~1.5mm,煤粉0~1.0mm,然后将焦粉送条件为650℃流化床加热处理,煤粉送条件为350℃流化床加热处理,流化加热处理好的焦粉按60%和煤粉按40%混合搅拌均匀喂入蜂窝成型机中压制成型,成型后的蜂窝煤按实施例1的炭化工艺进行炭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奇山,未经衡奇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3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高速数据采集缓存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碰碰车娱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