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e抗原在枯草杆菌中的表达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01543.X 申请日: 1993-02-12
公开(公告)号: CN1108695A 公开(公告)日: 1995-09-20
发明(设计)人: 谭业平;齐义鹏;黄永秀;尹亦农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51 分类号: C12N15/51;C12N15/75;A61K39/29
代理公司: 武汉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鼎章
地址: 43007***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 基因工程 抗原 枯草杆菌 中的 表达
【说明书】:

一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e抗原的克隆、表达。所属技术领域为生物基因工程。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简称HBV)是世界性传染性肝炎的病源体,流行极广。据报导,全世界有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国占1.1亿,仅中国乙肝患者达4千万。HB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还能通过胎盘屏障由带毒孕妇传染给胎儿,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

国外从1978年,我国从1983年开始进行HBV基因工程研究,研究单位和人员遍布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脱氧脱糖核酸(DNA)有s、c和p三个基因,HBV能产生s、c和e三种抗原。有关乙型肝炎的s基因和c基因克隆、表达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表达系统有大肠杆菌,酵母和动物细胞三种,有关e抗原和c抗原的报导极少,获得e抗原的途径一部分是从患者采血,另一途径是将大肠杆菌表达的基因工程c抗原用化学处理方法转化(王光荣等,《生物化学》2,(3),1986);邬光惠等,《生物工程学报》6(3)199-204,1990)报导,用鸟枪法克隆了e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e抗原。根据美国对话信息服务公司(DIALOG INFORMATION SERVICES,INC.)资料检索,截止1992年7月1日,有关HBe基因克隆表达的文献有3篇,即Loparev V.N.et  al.[Mol.Gen.Microbiol Virusol Sep(9)3-6,1991,(USSR)]报导了乙肝HBe抗原以痘苗病毒重组株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Be基因;Inada T et  al(Virus Res Sep,14(1)27-47,1989)报导了HBe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Raney A.K.et al,(Virology Jan,168(1)31-39,1989)报导了HBe抗原在人体外表层纤维细胞和EB病毒转化的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转移。

综上所述,已报导的工作很局限在大肠杆菌和哺乳细胞表达系统。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未能将HBe抗原分泌到细胞外,须破碎细胞后才能提取e抗原,由于破碎细胞后伴随有细胞碎片残存,给纯化带来困难。哺乳动物细胞培养需加小牛血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与表达的e抗原结合给分离提纯带来了较大困难。

诊断乙肝多采用所谓两对半试剂盒,即检测s抗原和抗体、e抗原和抗体、c抗体五项指标,检查出s抗原阳性不一定是乙肝患者,而e抗原和抗体阳性则是HBV急性感染的早期指标。因为e抗原的存在表明了HBV中DNA聚合酶的活性即HBV中的DNA的完整存在,这是乙肝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标志。因此,e抗原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由于e基因与c基因是一对重叠基因,位于c基因的+81~+450碱基对(简称bp)之间,克隆e基因十分困难。目前国内所有的e抗原基因工程产品均与c抗原有交叉反应,检测时有假阳性出现。

发明的目的是直截克隆e基因片段,利用分泌型的枯草杆菌受体菌株表达e抗原,使e抗原分泌到细胞外,与c抗原无交叉反应,便于提取,从而得到高纯的e抗原产品。

实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

1.表达载体的构建

枯草杆菌质粒PNQ122(南开大学蒋如璋教授赠送)缺乏强启动子,发明者以BamHI和HindⅢ消化这个质粒,去掉一个300bp片段。另外,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DR540有一个由色氨酸启动子(trp)和乳糖启动子(Lac)组成的杂合强启动子tac,其下端有一个BamHI位点,在5’端的质粒部分具有HindⅢ位点。一旦消化后就可得到含有tac启动子的200bp BamHI、HindⅢ片段。由于它和PNQ122的大片段有相同粘性末端,很容易连接起来并能定向。用连接产物转化枯草杆菌Asl176原生质体,在DM3平板上再生菌落,用卡那霉素平板筛选重组子,构建成表达载体PNQ122-tac。

2.HBVe基因的克隆

根据某些资料(Okamoto et al.,1986;Shafritz 1987),HBVe基因编码序列长369bp,产生12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5KD的e抗原,位于c基因的+81~+450bp之间。e基因没有自己的启动子,但有ATG,两侧正好有两个Bg1Ⅱ位点。故此,用Bg1Ⅱ消化HBV中的DNA,得到~2.8Kb和0.44Kb两个片段,电洗脱,超速离心回收,与用BamHI消化的PNQ122-tac连接,使e基因处于tac的控制之下。用上面的方法转化枯草杆菌,在卡那霉素平板上得到大量转化子。

3.HBVe基因在杜草杆菌中的表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