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门的开闭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01506.5 | 申请日: | 199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0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13 |
发明(设计)人: | 多和田正典;平林辉美;小寺利幸;渡边昭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3/14 | 分类号: | B66B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开闭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使用者带来安全舒适感的进行电梯门返回动作的电梯门开闭控制装置。
通常,在电梯中,为了在门关闭时使用者接触而不致受伤,则在电梯门附近设置接触式安全装置(也称safety shoe)和非接触式安全装置。
接触式安全装置,如特开平2—225287号公报中所示,被设置在门上。在门的前端部设有接触棒。一旦使用者接触到朝门闭方向行走的门且力作用于门开方向,则检出开关动作并输出使门朝门开方向返回的返回要求,以避免使用者被挟住。
又,非接触式安全装置,为了提高电梯的利用率,被设置于电梯出入口附近的轿厢上部,如特开昭52—73442号公报中所示。关门时能量波送给电梯出入口附近。当能量波的反射波异常变化时,作为使用者临近门的状况,为防止使用者碰到门则输出应使门朝门开方向返回的返回要求。
这里,用图3的波形说明已有技术的返回动作。门开指令从电梯控制板输出给控制回路,控制回路根据从ROM读出的速度指令,以通常图3所示的速度曲线图形进行门开闭动作。
例如在门闭动作中,在时刻t1使用者接触或将要接触门,上述接触式安全装置与上述非接触式安全装置的任一方一旦动作并输出返回要求,则该返回要求送入电梯控制板。
这样,电梯控制板把应使门返回动作的门闭指令切换成门开指令并输出给控制回路。控制回路,通过由门开指令被切换为门闭指令,为了将门从门闭动作切换为门开动作,则从ROM读出规定的紧急减速指令和紧急加速指令。
然后,控制回路如图3(b)所示,根据从时刻t1至时刻t2间的紧急减速指令使门减速后,由时刻t2至t3间的紧急加速指令进行使门打开的返回动作。
通常,返回时的紧急减速指令和紧急加速指令,虽然加减速度愈大返回动作愈敏捷,但是反过来噪音和冲击就会加大而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反之,如果加减速度小,则返回动作缓慢,这样虽然能减轻噪音和冲击,但使用者挟于门中受伤的危险性增大。
在已有技术的电梯门的开闭控制装置中,因为以低成本进行无噪音和冲击的敏捷的返回动作是困难的,所以以稍稍牺牲安全性而不使使用者不适那种程度的抑制噪声和冲击的加减速度进行返回动作,因此,存在使用者接触门时的危险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的开闭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判断返回的紧急性以调整返回动作的加减速度,一方面将噪音和冲击抑制在最小限度内,一方面又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的电梯门的开闭控制装置备有:电梯门关闭时电梯使用者接触上述门时输出应打开上述门的第一返回要求的接触式安全装置;门关闭时通过非接触检出电梯使用者接触上述门而输出应开门的第二返回要求的非接触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当上述第一返回要求输出时使上述门的返回加减速度增大、当上述第二返回要求输出时使上述门的返回加减速度变小的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中,电梯门关闭时电梯使用者接触上述门时,接触式安全装置动作并输出应使上述门开的第一返回要求。且、门闭时非接触式安全装置通过非接触检出电梯使用者接触上述门而输出应使门开的第二返回要求。通过控制装置,当输出上述第一返回要求时,由于人接触门而返回敏捷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当输出上述第二返回要求时,由于使用者接触门以前还有时间,所以使门缓慢返回,以缓和返回时的噪音和冲击。
本发明如上述所述,由于备有:从接触式安全装置输出第一返回要求时电梯门的返回加速度增大、从非接触式安全装置检出第二返回要求时上述门的返回加速度减小的控制装置,因此能通过判别返回的紧急性来调整返回动作的加减速度,从而能达到一边将噪音和冲击抑制到最小限度一边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门控制回路的方框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返回动作的波形图;
图3为用于说明已有技术返回动作的波形图。
在上述图中,3为接触式安全装置;4为非接触式安全装置;7为CPU。
实施例1
下面,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图1为门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在该图中,1为驱动电梯轿厢门的电动机,2为安装于该电动机1上并检出电动机1的旋转的脉冲编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周易信息预测日历
- 下一篇:用于运输机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