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烷酰氨基铵化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93101376.3 | 申请日: | 1993-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横森贞和;高桥雄树;三泽洋子;松本太郎;畑山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正制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C323/52 | 分类号: | C07C323/52;C07C323/59;C07C235/06;C07C235/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吴大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化合物 | ||
本发明涉及有生发作用的烷酰氨基铵化合物。
目前还不知道与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类似并具有同样作用的化合物。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具有生发作用的新型化合物。
本发明为下式烷酰氨基铵化合物
〔式中R1为1-22碳烷基或3-8碳环烷基,R2为1-15碳亚烷基,R3为氢或1-5碳烷基,R4为2-10碳亚烷基,R5和R6相同或不同,为1-5碳烷基,R7为1-22碳烷基,2-10碳烯基或苯基取代的1-5碳烷基,A为氧或
(式中n为0-2的整数)所示基,Xm-为阴离子,m为相当于X中阴离子电荷数的整数〕。
本发明中1-22碳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正己基,异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正二十一烷基,正二十二烷基等直链或支链烷基。
3-8碳环烷基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等。
1-15碳亚烷基为亚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八亚烷基,九亚甲基,十亚甲基,十二亚甲基,十二亚甲基,十三亚甲基,十五亚甲基,亚丙基,1-甲基三亚甲基,2,2-二甲基三亚甲基,1-甲基六亚甲基,乙叉,丙叉,丁叉基直链或支链亚烷基。
1-5碳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等直链或支链烷基。
2-10碳亚烷基为上述1-15碳亚烷基中2-10碳亚烷基。
2-10碳烯基为乙烯基,烯丙基,1-丁烯基,戊二烯基,牛儿基等。
苯基取代基的1-5碳烷基为苄基,苯乙基,苯丙基等苯基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Xm-可为氟,氯,溴,碘,硫酸。硝酸,亚硝酸,硫酸甲酯,硫酸乙酯,磷酸二甲酯,甲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甲酸,乙酸,丙酸,乙醇酸,乳酸,溴酸,安息香酸,水杨酸等的阴离子。
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例如以下方法制成(以下的R1,R2,R3,R4,R5,R6,R7,A和n未作具体限定,其定义同上述),其中将式(Ⅲ)化合物与式(Ⅳ)胺酰胺生成反应而得式(Ⅴ)化合物。
酰胺生成反应在通常的酰胺生成反应条件下进行,如(a)加热脱水法,(b)酰卤法,(c)混合酸酐法,(d)活性酯法,(e)碳化二亚胺法等,优选(a)和(b)法。
(a)法可在无溶剂或有溶剂存在下除去1mol水而进行,无溶剂时反应温度常为130-200℃左右,优选150-170℃,有溶剂时在溶剂沸点下进行。只要溶剂不对反应造成坏影响,则可使用与水的共沸物,如二甲苯等。
(b)法是将式(Ⅲ)化合物与卤化剂反应所得酰卤再与式(Ⅳ)化合物反应,其中式(Ⅲ)化物与等mol量至大过剩量卤化剂(如亚硫酰二氯,五氯化磷,氧氯化磷,草酰氯,亚硫酰二溴,三溴化磷等)在无溶剂或非活性溶剂(如苯,甲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等)中室温~溶剂沸点下搅拌0.5-10小时而得式(Ⅲ)化合物酰卤,再将其与式(Ⅳ)化合物在无溶剂或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等卤代烃类,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的醚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酯类,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极性溶剂等)存在下-30~100℃(优选0-50℃)反应,其中前半反应不必要加催化剂,但可加催化量~等mol量的吡啶,三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等促进反应。
然后再将式(Ⅴ)化合物与式
(式中Y为卤原子)化合物或有R7的酸酯在无溶剂时或溶剂中进行四元化反应而得本发明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正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大正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视警卫系统
- 下一篇:从螺、贝和蚌中制取氨基酸复合液的工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