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茵参补肝丸及其制做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01097.7 | 申请日: | 1993-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83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奥忠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忠友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宁夏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立宁 |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茵参补肝丸 及其 制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丸药及其制做方法。
肝炎病是世界上流行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据统计,我国的肝炎病人占人口的7-8%。肝炎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几种类型,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非常高。病毒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表现为短期轻度发热,伴有全身乏力和食欲减退,以及腹胀、肝区隐痛,有的病人还出现黄疸。一部分急性肝炎病抓紧治疗后,一般都能恢复健康。但还有相当多的肝炎病人由于各种原因耽误了治疗而转成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肝炎病的西药和中药尽管多种多样,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疗效非常显著的特效药。
本发明是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成丸药及其制做方法。
发明人经过对中医理论的长期研究,认为治疗肝炎应抓住肝脏湿热这一主要矛盾,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正确处理肝功能转变、压痛和黄疸等次要矛盾。按照中医学理论,正确运用辩证施治理论,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与整体。肝脏湿热病可影响到人体的脾、胃、心脏和肺的健康,同时,肝脏的肿大,要引起全身发热症状。基于上述思想指导下,本发明中药组份中,采用薄荷冰、茯苓、茵陈、柴胡、五味子、大黄、茜草根等药物来祛除肝脏盛火,达到局部消肿,加速人体内部消毒的作用。
2.治标与治本。考虑到慢性肝炎病情变化的多种多样,在对待病毒血清性肝炎、初期肝硬化等症时,采取加重三七、茜草根、莪术的用量,达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目的。针对很多慢性肝炎容易转向肝硬化和有些肝硬化患者出现浮肿、肝痛发热等症状,采取加大三七、大黄、赤芍、茯苓、茜草根等药的药量,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针对肝炎的乏力、虚症,采用人参作为主补药,以达到解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之目的。本发明采用23味中药,配制成丸剂,配合气功疗法,取得了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满意疗效。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一副茵参补肝丸的组份为:茵陈75克 赤芍25克 茯苓30克 薄荷冰50克 大黄30克 当归25克 桅子20克 五味子20克 人参30克 生姜15克 连翘25克 生地25克 车前子30克 三七30克 白术25克 桂枝30克 冬虫草30克 茜草根30克 莪术30克 陈皮15克 黄芩25克 柴胡30克 甘草15克
中成药丸剂的制做方法按下列工序进行:
(1)精选各组份中药,除薄荷冰外,将精选的中药切碎,消毒达到卫生要求,然后用温火烤干;
(2)薄荷冰的制备方法为:选用春天的薄荷嫩芽(重要是薄荷白根),消毒洗净,晒干外表水分,达到卫生要求。将薄荷压成汁状,取一公斤薄荷汁配“口服葡萄糖粉”50克,加热、干燥成粉粒,再和10克冰片配制成需要的薄荷冰;
(3)将温火烤干的中药按配方数量配好,机械粉碎成药末,过120目筛;
(4)按照《中成药制造工艺》的要求,将过筛的药面和原汁蜂蜜配制成丸药。
中药组份中的茵陈需精选农历正月茵陈嫩芽,消毒洗净,并做阴干处理;人参采用野生人参;一副药配600克蜂蜜加工成丸剂,可配制480丸,供病人一个疗程(90天)使用。
本发明从解决肝病湿热症这一主要矛盾出发,达到即治标,又治本的目的,经几年实践,对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有效率达90%左右。本发明丸药配制工艺科学合理,原药材中的有效成份不会散失,成药无异味、无毒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忠友,未经奥忠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黄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运输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