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鹦鹉学舌功能的电子玩具无效
| 申请号: | 93101084.5 | 申请日: | 1993-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18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郭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静峰 |
| 主分类号: | A63H13/02 | 分类号: | A63H13/02;A63H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鹦鹉学舌 功能 电子玩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声玩具,特别是一种具有学舌功能的鹦鹉式电子玩具。
人们之所以喜欢鹦鹉,是因为它能逼真地模仿人的声音,但是,鹦鹉的这种学舌行为是经训练形成的,另外,鹦鹉的喂养也是很麻烦的,由于喂养和训练方面的困难,大多数喜欢鹦鹉的人难以拥有自己的鹦鹉。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鹦鹉学舌功能的电子玩具(或称之为电子鹦鹉),这种电子玩具免除了喂养和训练,而且能更逼真地再现声音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有鹦鹉学舌功能的电子玩具原理是:利用语言电路和固态存储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先将声音信号记录于存储器中,尔后在预定的延迟时间内再现上述声音信号,记录和再现(记录、放音)过程自行转换,结果是,在人的声音发出后的预定时间内,玩具会产生相同的声音信号,也就是实现了学舌功能。
与上述目的和原理相适应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一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此电信号经放大后分成两路,一路传送至语音电路,语音电路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和数字化转换,尔后由固态存储器所存储;另一路用来控制录音动作,以便识别有效信号,声音信号的再现(即重放)也是通过原始声音信号来控制的,录、放音的速度(转换速度)也是可控的。为实现重放,语言电路输出的信号经一放大器放大后驱动发声元件(如喇叭)。此玩具包括对话式学舌和连续学舌两种状态。
本发明的鹦鹉学舌玩具不仅声音逼真,而且完全免除了喂养和训练鹦鹉(或其它可学舌的鸟类)带来的麻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附图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鹦鹉学舌功能的电子玩具的电原理图。
如附图所示,该电子玩具包括接收信号的声电转换元件MIC,放大及控制电路IC1,控制电路IC2,语音电路IC3,固态存储器IC4,音频功放IC5,以及发声元件SP。人的说话声经MIC(话筒)转换成电信号,并经IC1-4放大后分成两路:第一路输入IC1-1,供IC3(UM5101)录音,此录音过程是通过IC3处理后经IC4存储而实现的;第二路经IC1-3和IC1-2控制录音动作。录音的重放是由IC3的13脚的输出电平控制IC2(TC4066)实现的,当13脚为"1"(高电平)时,IC2的1与2、8与9、10和11接通,此时为放音状态;当13脚为"0"(低电平)时,IC2状态相反,此时为录音状态。录放音的速度由IC3的30和31脚之间的阻值变化决定。在放音时,电信号由IC5放大后经发声元件SP再现声音信号。另外,改变开关K2的状态,可得到对话式和连续说话式两种学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静峰,未经郭静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