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条成圈器无效
| 申请号: | 93100907.3 | 申请日: | 1993-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43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特伦斯·M·舒尔;哈罗德·E·伍德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根建筑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47/14 | 分类号: | B21C47/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申贤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盘条成圈器 | ||
本发明一般涉及棒材轧机,特别涉及将此种轧机轧出的棒材卷成螺旋状的所谓“盘条”用的成圈器的改进。
首先参看图1和图2,棒材轧机的典型出口端用示意图说明,它包括精轧机10的终轧辊架,几个水箱12,14,一个牵引辊装置16,一个成圈器18,一冷却传送带20和一集圈器22。由精轧机10轧出的精轧棒材处于650~950℃的高温范围内。棒材在通过牵引辊装置16进入成圈器18之前,在水箱12,14内淬火。成圈器使棒材卷成螺旋形的盘条24,被传送带20接受和沿其长度运输至集卷筒22。盘条在传送带上呈螺旋形排列和进行各种热处理,即按选定速度控制冷却以达到选定的冶金性能。盘条由传送带出口端落入集圈筒22中,在此处盘条绕垂直心轴26集聚成向上排列的圆形盘条。其它装置(未示出)将盘条由集卷筒移出运输到另外地方。
重要的是在传送带20上保持盘条的均匀形状,其直径应允许它平滑地落入集圈筒,而不致被集圈筒周边或中心心轴26卡住。任何这样一种情况发生都会堵塞设备,引起增加成本的生产停顿。
当一段棒材正在轧机中轧制时,而另一段棒材正通过成圈器形成盘条,落在运输带上,则工作状态保持相当稳定。因此,可以借助成卷器的工作速度与轧机轧出棒材速度的同步而保持均匀的盘条形状。
当棒材的末端离开轧机时,牵引辊装置16投入工作和继续用于稳定工作状态。因此,当5.5毫米级的直径较小的产品以100米/秒级的较高的速度轧制时,牵引辊装置起到制动作用来抵销末端由精轧机出来后产品的加速趋势。如上所述,当12~20毫米级的直径较大的产品以11~30米/秒范围的较慢的速度轧制时,牵引辊装置起到棒材末端由精轧机轧出时继续推动产品通过成圈器的作用。
然而,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当产品的末端离开牵引辊装置16时,牵引辊装置与成圈器18的出口端之间的距离“d”一般约4米,它等于或略大于落在传送带上盘条一圈的周边。在高速工作的情况下,当棒材末端离开牵引辊装置时,则较短的产品长度倾向于加速,从而引起翘曲和(或)最后一圈直径的增加。这样就又使最后一圈的通道受阻而不能向下落入集圈器中。
在产品前端离开集圈器和与传送带接触之前,也会遇到一些稍有不同的问题。在此短暂的时间内,状态角度不稳定,因而引导圈的形状可能改变或成弯钩。这样就能导致其前端在集圈筒的心轴26上缠结。
曾经采用改变成圈器工作速度以适应工作条件的变化的措施。然而,轧机采用100米/秒和更高的出口速度时成圈器的惰性很难或不可能克服,因为在极短的时间范围内棒材的前端和未端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带辅助引导轮的成圈器,它可以用于稳定和改进小直径高速产品的前端和末端的形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由成卷器拆下的辅助引导轮,以便适应较大直径慢速产品的轧制。
本发明的附带目的是提供成圈器上辅助引导轮可靠地定中心和稳定工作的措施,使其在平衡状态下转动。
为达到本发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轴向移动的棒材产品成形为一组盘条的成圈器,上述成圈器包括:一个长的管座;将上述管座沿其纵轴转动的装置;一个被上述管座支承并在其中转动的成圈管,该成圈器具有与上述纵轴对准的进口端,并设计成可接收上述棒材产品,它还具有有限定一曲线引导通道的中间部分,曲线引导通道由上述进口端通至出口端,该通道可绕上述纵轴转动,使上述棒材产品从其中以连续的盘条组形式排出,并且引导装置限定了上述引导通道的螺旋延伸区,上述引导装置有一个面向外的径向槽可分离地连到上述沿其纵轴转动的管座上和一个围绕且配合上述槽的圆罩以从轴向和径向限定上述引导通道的螺旋延伸区。
螺旋槽具有中心毂,可活动安装在成圈管的管座上。中心毂和管座具有共同行动表面,可保证元件可靠装配并平衡转动。
最好,螺旋延伸区限定绕成圈管转动轴的至少一个完整的回转卷。作为任选,圆罩可以安装成绕成圈管转动轴独立转动。
下面将本发明的内容结合实例和附图加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典型的棒材轧机出口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2-2线所取的顶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成圈器放大比例的纵剖面图,部分已切去以更好地示出内部元件;
图4为放大的剖面图,示出定中心和辅助引导轮转动元件与转动成圈管支座可拆卸耦合的方式;
图5为辅助引导轮转动元件的前视图;
图6为转动元件的侧视图;
图7为转动元件的底视图;以及
图8为沿图3中8-8线所取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根建筑公司,未经摩根建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0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活性炭连续制造方法及生产炉
- 下一篇:组合式空心轧辊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