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轴性近视的治疗中使用M1选择性抗毒蕈碱的吡啶苯并二氮酮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00697.X 申请日: 1993-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74606A 公开(公告)日: 1993-07-28
发明(设计)人: P·马罗加 申请(专利权)人: 麦克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55 分类号: A61K31/55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孟八一,卢新华
地址: 美国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近视 治疗 使用 m1 选择性 抗毒 吡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一般涉及控制眼病的发展,特别涉及眼的治疗以预防和/或阻止近视的发展。

近视折磨着世界上约25%的人口,尤其是折磨着一视种族、地理分布和教育水平而定-世界上15-75%的青年人。所有近视眼中大约有一半属于轴性近视,即眼沿着视轴伸长。

人刚出生时眼睛的大小约为成年人的三分之二,主要是沿视轴,即长轴方向上较短。其结果是儿童多为远视。在儿童期,由于眼睛在长大,有一种补偿机制控制着角膜和晶体结构变化,以因应儿童生长期中眼睛长度的增长。这一过程通常十分完美,以致在一定距离上做精确观察时无需进行矫正,然而,一旦调节机制出了毛病,眼睛则倾向于沿长轴方向伸长。结果,远处的物象聚焦在视网膜平面的前方,对患者来说,结果就是轴性近视。

近视并非眼睛的轻度发育不良。在其病理状态下,由于视网膜伸展变性,巩膜不断生长,导致永久性失明。对这种情况进行手术治疗是困难的,而且常常是不成功的。

即使是在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下,近视在儿童发育期的关键阶段对孩子的形象本身也有影响。戴眼镜的孩子,不论公正与否,被认为是书呆子,内向,不善运动(Curtin,1985)。由于有这样一些童年的记忆,患有近视的父母常常特别热切地向医生询问有关的治疗方法,以求在他(她)的孩子被诊断为近视后阻止其进一步发展。

而且,对近视的光学矫正既不能十全十美,又并非没有危险。在美国约有二千四百万人配戴隐形眼镜,预期在未来的五年中这个数目将会翻一番。不管隐形眼镜配得多么合适,戴得如何小心,配戴这种眼镜会引发从变应性反应到因角膜溃烂导致的永久性失明等各种并发症。后一种情况是如此严重,以致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其所推荐的持续配戴隐形眼镜的时间从30天减为“一到七天”。1988年医院急诊室收治和报道的因配戴隐形眼镜而致伤的病人逾20,000例。

尽管配戴普通眼镜不会发生大多数上述危险,能忍受隐形眼镜折磨的隐形眼镜配戴者们仍证明了配戴普通眼镜不是一种可接受的选择。结果,在用常规手术刀或激光手术刀做角膜手术以矫正近视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但不论是哪一种手术治疗,其结果都是不易恢复原状或无法充分预知。在美国有成千上万的患者不顾这类外科治疗可能造成的永久性视力损害的危险,做了放射状角膜切开手术。

虽然近视的光学矫正和手术矫正可以矫正眼睛的屈光状态,但这些治疗无助于阻止发育期眼睛的不正常伸长。调查表明,即使是低度的近视(屈光度-1.00~-5.00)也易使患者发展成青光眼(Perkins,1982)。近视眼的视网膜扩展变薄,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因此许多研究都指出近视是一种可发展成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所有上述情况突出表明,需对近视进行药理学的治疗。

以前所能用的依赖于用药的治疗方法都是从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开始。睫状肌麻痹剂是局部使用的药物,可使眼的睫状肌松弛,而睫状肌则是通过控制晶体的大小使眼聚焦的肌肉。

经典的睫状肌麻痹剂是已使用了一个多世纪的颠茄碱阿托品。阿托品是一种长效的非特异性抗毒蕈碱药,它拮抗受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自主效应细胞中神经传导乙酰胆碱(ACW)的作用。

1971年,Bedrossian完成了一项历时两年的在75名近视儿童中进行的交叉研究。第一年在孩子睡觉的时间局部使用1.0%阿托品治疗右眼,第二年治疗左眼。如表1所示,受到治疗的眼睛的近视程度不再发展(见表1)。

表1  1.0%阿托品对近视眼的作用

(Bedrossian,1971)

[屈光度的平均改变]

[+为远视度,-为近视度]

右眼  左眼

第1年  +0.20  -0.85

第2年  -1.05  +0.17

P<0.01

其后的一项研究证实了第一次研究的结果,并指出使用阿托品延缓近视程度的发展在九岁以下的儿童中起的作用最大(见表2)。

表2  近视程度的进展(Brodstein,1984)

[每年屈光度的加深]

[+为远视度,-为近视度]

开始治疗时的年龄  1.0%阿托品  对照

9岁以下  -0.23  -0.69

9-12岁  -0.24  -0.48

13岁以上  -0.20  -0.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公司,未经麦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06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