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44938.4 | 申请日: | 199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德忠 |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德成 |
| 地址: | 44411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传动 齿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一对行星齿条在键盘上上下滑动,来实现变径传动。中国专利CN8510570A《一种链条传动的无级自动变速装置》和CN2087604U《自行车自动调速装置》中所述。采用行星齿轮在键盘上设有的齿条上上下滚动,或是利用杆系带动行星齿轮摆动来实现变径传动。这些装置的缺点是:啮合齿数少,啮合条件差,行星齿条不能变位,并且构件复杂,配合零件间的摩擦较大、易磨损、操作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它啮合齿数多,啮合条件较好,行星齿条能变位,并且构件简单,配合零件间的摩擦较小,不易磨损,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主轴、中心园板、同步变径盘和张紧装置组成。中心园板(6)通过活动枢轴(4)与臂杆(12)连接,中心园板(6)上设有变径齿轮组件(13),变径齿轮组件(13)上的行星齿条(1)与链条(10)相啮合,链条(10)的松边设有张紧装置,变径齿轮组件(13)与同步变径盘(9)通过滑动销(11)呈滑动连接,主轴(7)与同步变径盘(9)之间设有回旋平衡弹簧(8)。变径齿轮组件(13)由行星齿条(1)、偏心变径片(2)、连接销(3)、准位弹簧(5)和滑动销(11)组成;行星齿条(1)与偏心变径片(2)固接在一起。变径齿轮组件(13)也可由行星齿条(1)、变位行星齿轮(22)、齿条(23)、驱动盘(24)和锁位销(25)组成。张紧装置由三个小链轮(20)组成,其中,两个小链轮(20)定轴在支座(19)上,另一小链轮(20)定轴在活动臂杆(21)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变径齿轮组件和回旋平衡弹簧的装置,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缺陷,将现有技术中无级变径传动过程的点啮合改成全齿啮合,因而在啮合过程中,啮合位置能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的差动变径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4是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的另一种变径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的另一种变径齿轮组件的左视图;
图6是无级变径传动齿轮装置的传动装配图。
其中,图1兼作说明书摘要附图。
图中:1、行星齿条、2、偏心变径片、3、连接销、4、活动枢轴、5、准位弹簧、6、中心园板、7、主轴、8、回旋平衡弹簧、9、同步变径组件、10、链条、11、滑动销、12、臂杆、13、变径齿轮组件、14、差速器、15、反向齿轮、16、正向齿轮、17、惰轮、18、惰轮轴、19、支座、20、小链轮、21、活动臂杆、22、变位行星齿轮、23、齿条、24、驱动盘、25、锁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变径过程和传动过程如下所述(参见图1):
行星齿条(1)通过连接销(3)绞链在偏心变径片(2)上,准位弹簧(5)的中间与偏心变径片(2)铆接,其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两连接销(3)上。由行星齿条(1)、连接销(3)偏心变径片(2)、准位弹簧(5)和滑动销(11)组成变径齿轮组件(13)。变径齿轮组件(13)以活动枢轴(4)为定轴转角,即可实现变径的过程。(图1所示的变径传动齿轮,由四个变径齿轮组件(13)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全齿齿轮,将它们分成两组,分别设置在中心园板(6)的左右两边,参见图2,此时在中心园板(6)的左右两边可形成两个类似“太极图”的图形。)
活动枢轴(4)将变径齿轮组件(13)与中心园板(6)绞链,中心园板(6)与主轴(7)铆接。由于主轴(7)的旋转运动,带动变径齿轮组件(13)作旋转运动,变径齿轮组件(13)上的行星齿条(1)驱动链条(10),来完成传动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控制变径的过程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德忠,未经彭德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49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