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相机逆向取景器无效
申请号: | 92243271.6 | 申请日: | 199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0 |
发明(设计)人: | 欧孔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孔泉 |
主分类号: | G03B13/06 | 分类号: | G03B13/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游庆强 |
地址: | 543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机 逆向 取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相机的取景器,特别是一种能将被摄景物以正立象显示给被摄者观看的照相机逆向取景器。
本人已获授权的专利——照相机逆向取景装置(CN89218209.1),改变了以往被摄者本人无法观察到被摄景物的状况,但被摄者只能看到被摄景物的倒立或半正立象。当反射镜是平面反射镜或球面反射镜时,人们观察到倒立象;当反射镜是由两直角面构成屋脊反射面的直角三棱镜或是由两块平面反射镜正交组成屋脊反射面的屋脊反射镜时,由于反射镜只对垂直屋脊棱的方向转象,因此人们只能在垂直屋脊棱的方向上观察到正立象,而在平行屋脊棱的方向上观察到倒立象,即在摄影时,照相机以横式或立式进行拍摄,被摄者不能都观察到正立的取景图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被摄者在不同的摄影构图时都能观察到正立的取景图象的照相机逆向取景器。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照相机逆向取景器包括压圈1、光阑2、会聚镜头3、主体4、反射镜5、压板6、盖板7等,其特征在于反射镜5是角反射镜,也就是CN89218209.1专利中的反射镜采用角反射镜,使它构成一个新的光学成象系统。
角反射镜可以是一个用透明材料制成的三棱锥体,其中的三个面是反射面,每两个相邻的反射面正交,组成屋脊反射系统,交线(屋脊棱)与第三个反射面垂直;也可以是由三个反射平面组成,每两个相邻的反射面正交,交线与第三个反射面垂直,构成反射系统。
角反射镜能使整个图象旋转180°,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象系统中,会聚镜头3对景物成倒立实象,角反射镜除将景物象反射到会聚镜头3附近外,还将图象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转向,被摄者就能观察到正立的取景图象。
使用时,可将本实用新型的照相机逆向取景器安装在照相机附件插座上,也可以安装在照相机底部螺孔上。无论照相机以横式还是立式拍摄,被摄者都可以观察到正立的取景图象。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照相机逆向取景器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参照附图,用塑料制成压圈1、光阑2、主体4、压板6、盖板7。光阑2的光阑孔是100×80mm的长方孔,在短边上有两对视差标记,标记设在距长边13mm处,会聚镜头3选用单片玻璃透镜,通光口径是100×80mm,焦距是180mm,主体4是一个包容着100×80mm的通孔的方体,主体长100mm,由数件塑料件组成,它的一端及中部各设有一个台阶,两台阶定位面距离为60mm,在盖板斜面对着的主体表面上,开有一个φ7mm的垂直方孔,孔的轴线与主体中心线相交,距端部台阶定位面95mm。角反射镜是采用玻璃制成的三棱锥体,在三个反射面上镀上反射膜,零件的通光口径为100×80mm。用压圈1把光阑2、镜头3压紧在主体4端部台阶的定位面上,以螺钉固定。通过压板6把角反射镜压紧在主体4中部台阶的定位面上,以螺钉固定。盖上盖板7,上好螺钉,则可制得与135标准镜头照相机配套的本实用新型的照相机逆向取景器。配以外径6.35mm、螺距1.27mm的螺栓8,就可与135标准镜头照相机连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孔泉,未经欧孔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3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