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模板束座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92243220.1 | 申请日: | 199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太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奕鑫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075 | 分类号: | E04G17/07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模板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扎实夹固圆铁棒或钢筋于固定模板上的模板束座。
传统的模板束座,以中央的锥孔先供圆铁棒或钢筋穿置,再借助一退拔杆件配合该锥孔以迫紧该圆铁棒或钢筋而达束固定位模板的目的。然而,此种型态的模板束座使用上尚需借用一退拔杆件,因此拆装作业上较烦琐,而且,束固模板时,亦偶有产生滑脱的情形。
图1、2所示为目前常使用的模板束座10,其包含有:一底座11;一座体12,概呈U形,该座体与该底座11一体成形,其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13,后端设有一圆形孔道14与该底座11所设的圆孔111相通,前端则延伸一对舌部15;一压杆16,该压杆以一轴销枢设于该容纳空间13内,其底缘设有一段齿状卡掣部17,可相对置于该圆形孔道14中;一扭力弹簧18,其身部19以另一轴销枢设于该对舌部15,一端抵于该压杆16背脊161上,另一端则抵住该底座11,用以提供该压杆16弹性抵掣力。使用时,将该模板束座10的底座11放置于模板上,令贯穿模板的光滑圆铁棒或钢筋穿设于该圆孔111与该圆形孔道14,再放松该压杆16,即使卡掣部17抵掣圆铁棒或钢筋,使模板完成定位的目的。
具上揭构造的模板束座于其使用上,由于该孔道14及底座11的圆孔111形状均为圆形,因此在供圆径为6mm左右的圆铁棒或钢筋5穿置时,从截面看,该圆棒或钢筋周缘仅在一点A1与孔道14及圆孔111周壁接触,再配合卡掣部17卡掣圆铁棒或钢筋的周缘上另一点A2,使圆铁棒或钢筋穿置于孔道14及圆孔111中仅成二点接触卡掣定位状态,然而,此种以二点卡掣定位圆铁棒或钢筋的方式,并不稳固,且时有产生滑脱现象。此外,遇到使用圆径为6mm以下的光滑圆铁棒穿置时,此种不稳定的滑脱现象将更为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模板束座构造,其可使穿置于孔道及圆孔中的不同圆径铁棒或钢筋稳固定位于其中,不会产生滑脱现象,使得模板束座的定位更加扎实。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的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的模板束座构造包含有:一底座,其底面设有一通孔;一座体,该座体自该底座向上延伸,其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并于后端形成一孔道与该通孔相通;一压杆,以一轴销枢设于该容纳空间内,该压杆底缘则设有一齿状的卡掣部;一扭力弹簧,用以提供该压杆弹性顶持力,该相通的孔道与通孔的孔形断面为一锥形状,该锥形状由一弧形腰部及一斜锥部所共同组成,其中该弧形腰部与该容纳空间相连通;该斜锥部,则设于该弧形腰部前端,以二靠壁自该弧形腰部末端以渐近方式呈三角形状收束交集而成,借此使圆铁棒或钢筋能以三点卡掣方式稳固定位于该孔道及通孔中。
以下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于后。
图1 为先有技术的模板束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2 为先有技术的模板束座卡掣圆铁棒或钢筋时的顶视局部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组成后的顶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3与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模板束座构造,该模板束座包含有:
一底座20,概呈矩形,底面设有一通孔21。
一座体23,横断面概呈倒U形,自该底座20向上延伸,其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24。
一孔道26,则设于该座体23后端,该孔道26与该通孔21相连通,其孔形断面为一锥形状,由一弧形腰部27及一斜锥部28所共同组成,其中该弧形腰部27与该容纳空间24相连通;该斜锥部28,则设于该弧形腰部27前端,以二靠壁281、282自该弧形腰部27末端以渐近方式呈三角形状收束交集而成。
一压杆30,以一轴销32枢设于该容纳空间24内,该压杆30底缘则设有一齿状的卡掣部35,可相对容置于该孔道26中。
一扭力弹簧40,以另一轴销42枢设于该容纳空间24中,该弹簧40的一端抵于该压杆30背脊36上,其另一端则抵住该底座20上,用以向该压杆30提供弹性顶持力。
由上述构件的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束座于其使用时,先将压杆30的自由端朝前扳动,使该卡掣部35脱出该孔道26,便可令穿设于模板之间的光滑圆铁棒或钢筋50的凸伸端自该底座20的通孔21穿置于该孔道26内,然后,使该底座20平置于模板上,则放开扳动该压杆30的力,该弹簧40则借本身的回弹力促动该压杆30往后旋移而使卡掣部35卡掣住该圆铁棒或钢筋50而稳固地将之定位于该孔道26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所达成的优点在于:
“该孔道26及通孔21的孔形断面设计成三角锥状,因此使插置于该孔道26及通孔21中之光滑圆铁棒或钢筋50能以周缘的二点 B1、B2分别抵触到该二靠壁281、281上,再借该压杆30的卡掣部35卡掣,而使该圆铁棒或钢筋50能以三点包含B1、B2和B3卡掣方式稳固地定位于该孔道26及该通孔21中;如此,其与传统1模板束座圆形孔道14及通孔111所能提供圆铁棒或钢筋5以二点A1、A2卡掣定位方式相比较,有更佳的稳固定位功效,且不虞产生圆铁棒或钢筋束持不稳之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奕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源奕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3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