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钟时控开关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42594.9 | 申请日: | 1992-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民 |
| 主分类号: | G04G15/00 | 分类号: | G04G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钟时控 开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数字钟电路为基础的时控开关装置。
现有国内外数字钟定时开关或定时器均采用原数字钟电路本身具有的定时和睡眠功能,定时功能随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任意时间里定时开机,但必须人工去关或一小时后自动关机;睡眠功能可以在设定的1-59分钟内自动关机,也必须人工去开机。《无线电》一九九二年第九期发表了《用LED数字钟做定时开关》一文,该文提出了一个能实现定时开关机的电路,采用多个CD4017计数器串接用数字钟1HZ秒信号计数而实现,定时开关机的时间是要通过秒或分换算得出,且线路结构复杂,定时设定程序麻烦,定时开关机时间不直观。《专利公报》一九八八年第四卷第33号,申请号87205030<电子定时器>,该电路采用的是具有双路定时程序。双路报警分别输出的数字钟电路,对触发器置复位实现其定时开关机的功能,在电路上并无创新,且在定时作用时间内无复位功能,无睡眠设定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推出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线路结构简单,采用元件少,定时开关机时间直观,具有睡眠及复位功能,集定时,睡眠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数字钟时控开关装置。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数字钟显示电路未在本图中标出,<1>是一个PNP的小功率三极管,e极接电源正极Vc,b极通过电阻<4>接数时钟电路<5>闹铃输出端,c极输出通过<2>、<3>开关二极管接至数字钟电路<5>定时程序关1、关2,构成一个反馈电路。<5>为D触发器<13>Q输出端对定时程序2锁定开关二极管,电阻<6>为防止定时程序2设定接入低电平时,保护二极管<5>,电阻<9>、<10>与PNP小功率三极管构成一个反相器,使数字钟电路<5>报警输出端的负脉冲在D触发器<13>CP端产生一个正脉冲,<12>为D触发器<13>复位端R及数字钟电路<7>暂停的复位键,<16>为定时。睡眠功能切换自锁按键开关,开关中心抽头端接电源正极Vc,<14>、<17>分别为定时。睡眠输出驱动NPN。PNP小功率三极管,<15>为电源开启指示发光二极管,<18>为小型片状固态继电器,<20>是一个10A/600V双向可控硅,电阻<19>跨于<20>的触发端与T1端阻值<20欧姆,<21>是一个耐压为380~400V的压敏电阻,<22>为负载。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完成的:数字钟电路具有双路定时程序,单路定时,睡眠报警输出,定时程序设定时,将功能开关置定时,定时程序1设定开启时间,定时程序2为关闭时间,且定时程序1通过D触发器对定时程序2锁定,触发器接D端,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在定时作用时有音频脉冲的闹铃输出的特性,将其反馈到定时程序1、2的关端,在报警端输出一个负脉冲,而在D触发器CP端产生一个正脉冲,使触发器触发翻转,定时程序1到时,使Q端输出高电平。为低电平,解除对定时程序2的锁定,在定时程序2到时,使Q端又变成低电平,为高电平,重新对定时程序2锁定,本实现方案是利用定时程序1与定时程序2在定时程序到来时产生的脉冲前沿的间隔时间实现整个定时程序的,睡眠设定时间时,将功能开关置睡眠,对数字钟电路设定至睡眠功能状态即告完成。上述二项功能可随时复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定时方法与现有国内外采用的定时方法不同,现在国内外普遍的方法是采用具有双定时程序。双路报警分别输出的数字钟电路,对触发器置复位或计数器电路,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双定时程序,单路报警输出的数字钟电路,采用定时有效时有闹铃音频脉冲输出,反馈至数字钟电路的定时关端,在报警输出端产生一个脉冲,双定时程序的二次报警的脉冲前沿使触发器翻转,Q端的高电平的时间宽度正好等于二次定时程序脉冲前沿的间隔,即定时开关机的时间。同时,开启定时程序通过D触发器的对关闭定时程序锁定,保证了关闭定时程序一定要开启定时程序之后才能动作,使开启、关闭定时程序不会颠倒,提高了定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数字钟时控开关装置,可显示设定定时控制的开启。关闭时间及睡眠功能,并具有数字钟的功能,定时长度可从1分钟至二十四小时任意调整,睡眠设定从1-59分钟调整,并可随时复位。可对现有个人家庭、单位无时控功能的家电、仪器、设备等实现时控,并为其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民,未经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2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空气芳香器
- 下一篇:便携式防烫、防洒饭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