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阻气阀无效
| 申请号: | 92242349.0 | 申请日: | 199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秦小勇;冯显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显安 |
| 主分类号: | F16K13/00 | 分类号: | F16K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秀云 |
| 地址: | 32502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港、油库、化工厂、装卸铁路槽车的快速阻气阀,以及密闭或非密闭接卸有毒、有腐蚀性、有刺激性石油化学品等用泵作业的场合。
目前应用于油港、油库、化工厂、装卸铁道槽车或汽车槽车作业,不论是敞口卸车还是密闭卸车,在卸车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抽空进气,气阻断流掉泵的现象。这样会影响槽车的卸车过程,并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快速阻气阀。一旦槽车进气,阻气阀立刻自动关闭,不致影响其它槽车的正常卸车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快速阻气阀由阀腔、阀座、侧管、旁通管、浮球等组成。阀腔是具有三通的阀体。入口管和侧管按相反方向装于阀腔上,侧管通向阀腔中并与阀腔下方的出口管相通。在出口管与阀腔和侧管的相接处装有阀座与“O”形圈,浮球贴在“O”形圈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根据浮球(阀瓣)受到液体的浮力和涡旋作用实现快速阻气。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1为阻气阀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说明:1-阀腔 2-入口管 3-侧管 4-出口管 5-浮球 6-傍通管 7-傍通阀 8-手柄 9-阀座 10-“O”形圈 11-铁路槽车 12-装卸油短管 13-软管 14-阀门 15-阻气阀 16-汇油管 17-车台 18-真空表
快速阻气阀15装于连接槽车11和车台17的软管13与阀门14之间的地方。阀腔1是一个具有三通的阀体。入口管2垂直于阀腔中轴,与阀腔圆周相切而与阀体相通。侧管3与入口管的方向相反,垂直于阀腔中轴和圆心与阀体相通,侧管通向阀腔内并与阀腔下方的出口管4相通。在出口管与阀腔和侧管的相接处装有阀座9,阀座上装有“O”形圈10,浮球5贴在“O”形圈上。
在卸车过程中,当液体充满阀腔后,浮球受到液体的浮力在侧管的导向下自动进入侧管。由于浮球受到涡旋的作用便“躲”在侧管中。当有空气进入时,浮球随着油面的降低而从侧管进入阀腔,并随液面进一步降低而又重贴在“O”形圈上。由于浮球受到压差的作用,使“O”形圈变形,实现了密封,达到阻气功能。
在出口管4的一侧垂直于出口管轴线安装有一个手柄8。手柄通向出口管内的一端呈曲拐状,并与浮球相接触。当阻气阀长期使用后,由于油性粘稠,天长日久会使浮球粘在阀座9上。这时可转动手柄,将浮球顶起并进入侧管中。
阀腔的顶端连接有傍通管6、傍通阀7。傍通管用来起到填虹吸作用。即用于带真空系统卸车的工艺。使用时,首先关闭闸阀,打开傍通阀,观察真空表18。当管内充满液体后,打开闸阀,关闭傍通阀,实现正常作业。傍通管还可用于扫车。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能快速关闭,密封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显安,未经冯显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2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钢丝缠绕塑料软管
- 下一篇:空压机进气消声滤清复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