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2242225.7 | 申请日: | 199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0 |
发明(设计)人: | 钟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振华 |
主分类号: | B65C3/00 | 分类号: | B65C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胶膜 贴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胶膜贴合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良的贴合机结构,该贴合机借助贴合机座将原分散的设置各部分重新垂直整 合,重新调整其运作模式,使之特别适于用已上胶的胶薄原料制成复合层压材料。
现代科技工业制品所极欲追求的目标之一为设备制成重量轻体积 小,尤其对于向来极为笨重的现有印刷机械,更提出重新加以改良的要求,以便改变其原结构以提高其效能,同时缩短原机身,减轻其重量,以提高经济效益。
庞大的机械体在制造过程中与未来成品的运输上皆所费不赀,亦非常不便,且对于使用者而言,无论是所占用厂房面积过于庞大或因操作流程太长而需增多人力,如此,皆非其所愿。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印刷机械制造经验,特别针对传统机械之诸多缺点,进行研究改良。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结构,由于结构紧凑可完全达到缩短传统产品的主机体长度至二分之一,重量亦相对的减轻,但不增加机体高度,因此更符合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胶贴合机结构,主要由一贴合机座配合前方送纸座及后方整纸座所组成,该贴合机座本身由上至下各依其功能按顺序垂直叠置。其包括四段部,第一段为烘干部,第二段为上胶部,第三段为贴合部,第四段为动力部。由最底层的动力部将同步动力传输给各段部,同时也将该动力传输到送纸座与整纸座。
该胶膜贴合机位于上胶部前端设有一切膜组,可调整其上、下、左、右位置,以配合纸张的宽度与胶膜进行作业的高度;又位于上胶部上端设有一双滚杆控制件,由其外侧所设的控制马达或前控制转盘互为辅助地控制其高度。此外,位于上胶部后端设有一控制胶液机组,该机组由一后控制转盘配合蜗齿轮杆组及一控制胶轮所组成,以控制上胶滚轮沾附胶液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结构,仅于贴合机座内设置动力源,该动力源将同步动力传输给各输送滚轮,这样除了省却非必要的动力机组外,因此增进作业上之方便,提高产品品质,克服不致有因各部输送滚轮未能同步而随时发生如绉折、断料或无法平整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结构,借助贴合机将原已分散之各部分重新垂直整合,重新调整其运作模式,因此,也特别适于用已上胶之胶膜原料制成复合层压材料,使之经由简单的运作,即可完成贴合作业,的确属于一种省力且理想结构。
图1 为先有技术的胶膜贴合机的侧断面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由一侧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的侧视图,其中详细地示出动力装置的结构;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 为在图2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由另一侧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7A、B和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的上胶部前端控制胶膜机组的透视图和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正视图;
图8A、B和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胶膜贴合机的上胶部前端控制胶液机组的顶视图、侧视图和透视图。
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述:
请参阅图1,该图所示为先有技术的胶膜贴合机侧断面示意图,该胶膜贴合机主要由主机座10,该机座10包含:前端贴合座11及后端上胶座13;于其中间通道则设置一烘干座12,且分别设有马达机组16以对各输送滚轮提供所需的动力。另于贴合座11前端设置一送纸座14,于其后端则设置一整纸座15。来自未上胶的胶膜原料卷17的胶膜18,首先经由上胶座13上胶后,再通过传送滚轮输送至烘干座12内进行烘干,再由传送滚轮向下输送至前端贴合座11,以便与来自送纸座14的纸料19在前端贴合座内进行贴合,最后再经由整纸座15将已贴合胶膜18的纸料19所形成的胶膜纸20进行整平和裁切。
现请参阅图2,该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胶膜贴合机由其一侧面观察的透视图,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胶膜贴合机包括:一贴合部,该贴合部则包括一贴合机座111,其下方一侧设有传动齿轮箱21,该传动齿轮箱21经链条箱22连接至整纸座15。在贴合部中前支撑滚杆23用以迫紧支撑已上胶的胶膜18,后支撑滚杆24则用以迫紧胶膜纸20。另外,自其左端可见,该贴合部有一压合滚轮25,其上配置有一热压合滚轮26。在贴合部上方设置烘干部27,其上设有一进风口28,右方设有两进风口30,左方设有一出风口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振华,未经钟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2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