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靠排气启动的可控双虹吸水箱无效
申请号: | 92242207.9 | 申请日: | 199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文;闵辉苟;吕忠茂;陈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镇荣 |
主分类号: | E03D1/12 | 分类号: | E03D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启动 可控 虹吸 水箱 | ||
本实用新型属卫生洁具,是厕所污水处理装置。
现有抽水马桶所用的水箱均使用空心半球水塞,用以堵塞下水口,使用中常发现复位不准加上磨损、橡胶老化等问题泄漏不可避免,高位水箱一般采用虹吸吊钟式、翻板式、活塞式等。活动部件较多,当水锈形成后动作吊滞磨损严重、维修困难。据普遍反映及调查以往的厕用水箱白白流去的水量远远超出冲洗时所用的水量,另外频繁维修换件使维修费用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维修(进水浮球阀损坏不在此列)、价格低廉又不泄漏的水箱,定能有效地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弊端。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 是本水箱具体结构图
图2 普通双虹吸水箱虹吸终止后水位图
图3 普通双虹吸水箱小流量进水时泄漏形成图
图4 加设补气管后虹吸终止时水位图
图5 补气后双虹吸水箱防止泄漏原理图
参照图1,一个可以安装或与水箱本体铸成一体的双虹吸管(1)被安装或铸在箱体(2)内,它的材料可以是塑料、陶磁或金属。双虹吸管(1)的顶部有二个小孔(6)可供安装补气管(3)可控排气管(4),双虹吸管顶部还有可供测量水位的水尺(5),补气管(3)的上部是内径为φ2.5mm的细管与双虹吸管顶部的小孔相通,其下部是内径为φ15mm的粗管,粗管口被固定在双虹吸水口a上方10mm处,可控排气管(4)是一内径为φ6mm软管,它的一端被安装在双虹吸管(1)顶部的另一小孔中,另一端装有排气阀或吸气气囊(8),排气阀或吸气气囊(8)安装在箱体(2)上部的孔中,以便在箱外操作。
我们知道如图2所示的水箱,箱内水位高至一定时会自行虹吸,当箱内水被排出水位降到虹吸口a时大量空气被带入而使虹吸终止,终止时箱内水面刚好盖住虹吸口a.这样在虹吸终止瞬间没有翻越H点的水顺A管下落,翻越H点的水顺B管下落,同时翻越F点的水排出,没有翻越F点的水回落,此时AB两管内气压为负压,使箱内各部水位呈图2状。
箱内水位因进水而上升,同时双虹吸管内水位气压因箱内水位上升而逐渐变化,箱内水位渐渐超过A管内水位,B管内气压由负压-→大气压-→高于大气压。当箱内水位升至超过虹吸管顶端时,箱内各部水位呈图3状,此时如进水量较小(使用浮球阀控制水位浮球随水位升高阀将逐渐关闭流量必然减小)就会造成A管内水被B管内气压顶住不能涌入,少量的水翻越H点顺壁流入B管,进入B管的水又推动C管的水翻越G点流向D管排出,此时水箱中的进水量等于D管排出的水量,造成漏水,呈图3状。
为此我们加设了补气管(3),加设后当箱内水位被吸至补气管口b时有一部分空气先从补气管进入,因其颈部孔经很小(2.5mm)吸入的气量不足使虹吸中断,虹吸仍可进行,当箱内水位吸至虹吸口a时大量空气进入使虹吸终止。因加设了补气管断流后空气由补气管进入使A、B两管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此时箱内各部水位呈图4状。
箱内水位因进水上升,当箱内水位略超过双虹吸管顶部时,箱内各部水位呈图5状,这时即使小流量进水箱内水位只要不超过自动虹吸水位都不会造成图3所示的状况,为达到可控制目的,我们在双虹吸管(1)顶部设置了可控排气管(4),此时只要通过可控排气管将B管内的压力空气排出一些使B管内气压迅速降低,A管的水立即涌入B管使虹吸形成,本水箱加设了补气管后箱内水位调动范围有50mm。箱内水位在这范围内都可顺利地用排气方法使虹吸形成并作到不泄漏。
本水箱在安装时要注意的是(1)将箱内水位控制在水尺给定的范围内,具体说就是调节浮球的位置。(2)安装补气管及可控排气管不允许漏气。(3)使用排气阀控制水箱其优点是排气阀寿命长(10万次以上不漏气)操作新颖方便只须按一下键便可启动,缺点是在箱内水位还未达到水尺下限时按动排气阀键虹吸不能形成,并会使虹吸管中气压下降至大气压,此时再进水会造成图3状况,出现这样的状况时消除办法是再按一次键使虹吸形成即恢复正常,如用吸气气囊则无此缺点,但我们所用的波纹气囊寿命在3万次左右。操作方式是将拉杆拉出,虹吸便能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镇荣,未经陈镇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2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