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向膨胀补偿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41778.4 | 申请日: | 1992-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郁福义;王银惠;吴友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空航天部南京晨光机器厂 |
| 主分类号: | F16L51/03 | 分类号: | F16L51/03 |
| 代理公司: |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惠丽,王兰凤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膨胀 补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热力管道设计的补偿装置,特别是用于吸收煤粉管道热膨胀和燃烧器附加位移量的一种挠性多向膨胀补偿器。
目前火力电厂锅炉煤粉管道通常用空间悬挂布局,除要吸收煤粉管道的热位移,还要吸收锅炉水冷壁的热位移,并要求位移呈多方向且位移量大,而煤粉管道的热位移补偿问题一直是个难题。目前使用的填料式补偿器用于位移补偿有以下几种类型:套筒式补偿器为单一的轴向补偿、铰接式补偿器为单一角偏补偿、三维补偿器同时实现轴向和角向补偿。但是,这些传统的填料式补偿器,由于本身结构上缺陷及所采用填料在两滑动或转动面间的密封方式而存在以下问题:使用中易产生热态卡死、吸收位移不佳、使管系膨胀不畅;煤粉管道对燃烧器附加力矩过大、燃烧器不能实现热态摆动;密封填料耐热性能差,不具备足够的弹性和柔韧性,致使大量风、粉泄漏;安装要求比较严,往往由于安装误差也会造成泄漏。由于存在上述各种问题,而使补偿器失去应有的功能,严重影响了电厂安全经济运行。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多向膨胀补偿器,来满足煤粉管道热膨胀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具有横向波纹的薄壁圆筒,有较高承压能力,并有径向刚度很大而轴向刚度很小性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要点:具有横向波纹的薄壁圆筒与厚壁的工作接管、锥管部件及设有吹扫孔的保护环板等构成波纹组合件。二个同结构波纹组合件由中间接管连接,实现了轴向伸缩和横向、角向挠曲,可吸收空间任意方向位移的挠性多向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填料式补偿器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了使用中漏泄、热态卡死现象,具有吸收位移可靠、耐压、耐热、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重量轻、安装简单、维修方便、造价较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 多向膨胀补偿器结构示意图(表号在相关说明中)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有横向波纹(6)的薄壁圆筒(9)用壁厚1-2mm不锈钢薄板成型制作。薄壁圆筒(9)的一端与锥管部件(7)焊接,另一端通过保护环板(5)与工作接管(1)连接构成波纹组合件。环板(5)沿圆周具一定间隔设置数个吹扫孔(10)与盘管(3)连接,并通过法兰(4)与外部气源连接,气体沿介质方向流动,有效地防止管道煤粉积存。中间接管(2)与工作接管等径连通起导流筒作用,采用加厚锥管部件过渡,锥度以20°-30°为宜,使之减少磨损、降低流阻同时保证了流通面积。二个同结构波纹组合件由较长中间接管(2)连接,具有伸缩和挠曲变形性能,同时吸收空间任意方向位移性能,改变了传统填料式结构。在薄壁圆筒外侧装有螺栓、螺母(8)、控制其产品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空航天部南京晨光机器厂,未经航空航天部南京晨光机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1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