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启闭装置的镭射唱片盒无效
申请号: | 92241511.0 | 申请日: | 199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进汉 |
主分类号: | G11B23/03 | 分类号: | G11B23/03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芦洲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启闭 装置 镭射 唱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记录载体的存放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存放镭射唱片的盒。
通常使用的镭射唱片盒,如图1所示,由盒体A,唱片容置定位盆B,盒盖C结合而成,唱片容置定位盆B嵌合固定在盒体A内,供容置镭射唱片(图中未画出),盒盖C一端与盒体A一端枢联,可以该枢联部D为中心,使盒盖C与盒体A盖合或掀开。盒体两侧设有卡合孔E,供与盒盖C两侧相对位置处的凸点F卡合,使盒盖C盖合在盒体A上定位。由于一般镭射唱片盒的宽度为12.5cm,一般人手指较难跨过此距离将盒盖掀开,因此,一方面开盒不易,另一方面,由于两侧凸点F不能同时脱离卡合孔,用力不均造成盒盖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启闭装置的镭射唱片盒,从盒内取用镭射唱片时,只要按压盒体一侧的按钮,唱片容置定位盆可自动从盒体内伸出,供随手外拉取用容置在定位盆中的唱片;关闭时,将唱片容置定位盆推入盒体内,可自动卡合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镭射唱片盒,由盒体、容置于盒体内的四周设有边壁的唱片容置定位盆和启闭装置组合构成,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盒体是一具有上壁、下壁、第一侧壁、夹壁、第二侧壁及后壁、前壁部开口的矩形扁平壳体;
2)所述的唱片容置定位盆一边壁两端有第一定位槽孔和第二定位槽孔;
3)所述的启闭装置由推出装置和扣合定位装置组成,所述的推出装置包括垂直竖立于盒体后壁前下壁上的定位柱和嵌合于定位柱与盒体后壁间隙中的弧形簧片,所述的扣合定位装置设置于盒体第一侧壁与夹壁间的夹层中,包括枢梢、扣簧片和按钮,枢梢垂直竖立在下壁上,扣簧片通过其中央的枢联孔与枢梢枢接,扣簧片前端部有可与唱片容置定位盆边壁上的第一或第二定位槽孔扣合定位的扣钩,扣簧片后端部有使前端扣钩定位、与夹壁相抵的伸出簧片,所述的按钮凸出于盒体第一侧壁外与扣簧片后端部接触。
当向盒体内推入唱片容置定位盆时,压缩推出装置的弧形簧片,扣合定位装置扣簧片前端部的扣钩扣合于唱片容置定位盆边壁上的第一定位槽孔内定位,按压扣合定位装置的按钮,即推动扣簧片后端部,克服伸出簧片弹性,扣簧片以枢梢为中心转动,扣钩退出所扣合的定位槽孔,同时推出装置的弧形簧片的弹力将唱片容置定位盆从盒体前壁部开口部分推出盒体外,外拉唱片容置定位盆时,扣合定位装置扣簧片前端部的扣钩扣合于唱片容置定位盆边壁上的第二定位槽孔内定位,可取出盆内的镭射唱片。
具有上述启闭装置结构的镭射唱片盒克服了现有唱片盒启闭不便,易损坏的缺点,存取唱片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附图1为背景技术镭射唱片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镭射唱片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镭射唱片盒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1的结构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参见附图2,本改进启闭装置的镭射唱片盒由盒体1、唱片容置定位盆2及由推出装置10、扣合定位装置13组成的启闭装置3结合而成。
盒体1为具有上壁4、下壁5、第一侧壁6、第二侧壁7及后壁8的矩形扁平壳体,前壁部9开口,供推进或外拉唱片容置定位盆2,盒体内第一侧壁6旁设有夹壁22,形成盒体1内的夹层J。
唱片容置定位盆2,中心是容置定位唱片部分25,四周有边壁,面向盒体夹壁22的边壁上有第一槽孔19和第二槽孔20。
推出装置10由定位柱11与弧形簧片12结合而成,定位柱11为两圆柱,相隔适当距离分别垂直竖立于后壁8前的下壁5上,柱体与后壁形成间隙,供嵌合簧片12的两端部定位,簧片12的弧形部分面向盒体1前壁开口方向,凸出于二定位柱11间,两尾端稍弯,于放松状态下钩住二定位柱定位,当被推入的唱片容置定位盆2至定位时,簧片12的弧形部被压缩而向两侧位移,推出装置10配合扣合定位装置13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进汉,未经胡进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1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色贮油式皮革上光器
- 下一篇:钎焊焊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