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霓虹灯变压器保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39398.2 | 申请日: | 1992-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林;欧应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广宁县海鸥无线电厂 |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 |
| 代理公司: | 肇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俊刚 |
| 地址: | 526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霓虹灯 变压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电子霓虹灯变压器保护电路的改进,属保护电路装置。
现有的霓虹灯变压器保护电路,是采用尖端放电,熔断220伏交流保险丝,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其缺点是变压器工作时,输出电压在1.2-1.5KV,而在高压输出极引线裸露作尖端放电,当空气湿度大时有漏电及产生火花的危险,而且更换保险丝麻烦,维护检修难度大。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本新型设计一种使用方法,工作性能安全可靠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初实现的,它包括由霓虹灯变压器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保护电路是由一只可控硅CT,继电器J,可控硅触发电压线圈L1,两只二极管D1、D2,两只电容C1、C2,三只电阻R1、R2、RG和内含电压放电玻璃管A的高压包组成。
220伏交流电源与保护电路中的电阻R1和继电器常闭触点J1的一端相连接,J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电路的整流电路一端相接;电阻R1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正极,D1的负极与继电器J一端相接,J的另一端接可控硅CT正极,CT的负极接地,在二极管D1的负极与继电器J之间接电容C1正极,C1负极接地;在输出级,触发电压线圈L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D2的负极分别接光敏电阻RG和电容C2,C2的另一端接地,光敏电阻RG另一端接可控硅CT的触发极g和电阻R2,R2的另一端接地。
霓虹灯变压器保护装置正常工作时,220V电源通过继电器常闭触点J1入变压器电路,经整流、虑波、变换成20KHZ高频高压,电压为1.1KV,输往负载电路,点亮∮7-7.5mm,长8-12m的霓虹灯管。当负载开路时,输出极电压升高,此时,一体化封装在高压包内的玻璃放电管A放电产生弧光,使封装在高压包外壳上的光敏电阻RG的阻值迅速减小,可控硅CT的触发极g电位迅速上升,可控硅即时导通,继电器J吸合,常闭触点J1断开,切断变压器工作电源而停止工作,达到负载开路保护的目的。
下面作附图说明:
图1为霓虹灯变压器电路方框图,图中1-保护电路,2-变压器电路,3-负载。
图2为霓虹灯变压器保护电路线路图。本图为摘要附图
以下用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和优点:
220V电源经继电器常闭触点J1与变压器电路相连接,在高频高压输出极电路中,设触发电压线圈L1,通过二极管D2和光敏电阻RG触发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中的可控硅CT为3A/400V,二极管D1、D2为IN4007,电容C1为47uf/350V,C2为0.01uf/16V,电阻R1=4K/5W,R2=3.3K/0.5W,RG为光敏电阻,这种霓虹灯变压器电路,在交流电源220V/50KZ,输出功率为90V,当负载开路时,输出极电压迅速升高。此时保护电路触发电压绕组L1电压经二极管D2,光敏电阻RG触发可控硅CT导通,继电器J吸合,继电器常闭触点J1断开,切断变压器工作电源,达到负载开路保护的目的。
这种保护装置的优点是:
(1)安全可靠;因放电玻璃管及光敏电阻一体化封装在高压包内,避免了高压引线裸露向空气放电。提高了绝缘性能和保护电路的可靠性。
(2)使用方便;本保护电路在排除了负载端开路故障后,通电即可重新工作,免除了更换保险丝难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广宁县海鸥无线电厂,未经广东省广宁县海鸥无线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9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