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子母箱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2238114.3 | 申请日: | 1992-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益成 |
| 主分类号: | A45C13/00 | 分类号: | A45C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薛明祖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子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置载子箱功能的子母箱结构。
一般人提携行李箱的困扰不外乎是,在旅途疲困的时候,仍要再提携行李箱,即变成一种累赘,尤其对于出国观光人士而言,手里拿着大小包的行李,除了走路不方便之外,也造成两只手酸痛不堪,因此,为解决上述的问题,以使携带行李箱方便且舒适,于是有业者研创出一种行李拖架,供行李箱置放在行李拖架上,然后,只要拖着行李拖架走,即可很方便地拖行行李箱,尤其是对于携带两(或以上)行李箱而言,其是更方便实用,而虽然行李拖架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是,其仍有不理想的地方:
其一,是必须另外购买行李拖架,而造成使用者需要花费一笔额外费用。
其二,行李拖架也需要随时携带,反而增加携行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子母箱结构,借由在母箱设有置物装置,以供承载子箱,如此,便可不需要另外购买行李拖架,以节省金钱,且又可避免携带行李拖架的困扰。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子母箱结构,其包括母箱与子箱,其主要特征在于:母箱的一侧面底端适当位置处凹设形成有定位槽,以便于供承载子箱的置物装置设置;置物装置是由固定板与承载板所构成,固定板锁固贴合在母箱的定位槽上,而承载板底边轴枢于固定板底边。
如此一来,只要将承载板往下掀开,即可供子箱置放于承载板上,以便于使用携行。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子母箱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母箱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置物装置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承载板掀开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侧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子母箱结构,其包括母箱(10)、子箱(20)及置物装置(30)等构件,子箱(20)是与以往相同,仅就本实用新型的创意重点作说明:
母箱(10),其也与以往具有滚轮的箱体结构大致上相同,在其一侧(11)底端两侧各枢设有滚轮(12),而顶端枢设把手(13),而本实用新型与以往不同之处,请参阅图2所示,是在其另一侧(14)底端适当位置处凹设形成定位槽(15)。
置物装置(30),它装置在母箱(10)的定位槽(15)上,它是由固定板(31)、承载板(32)及两个回复元件(33)所构成,请参阅图2所示,固定板(31)锁固贴合在母箱(10)的定位槽(15)上,而在其底端两侧各形成枢耳(311),承载板(32)底端轴枢在固定板(31)底端,其底端两侧也各形成枢耳(321),以配合固定板(31)底端的枢耳(311),借由两个插销(40)分别插置在固定板(31)与承载板(32)的两个枢耳(311)(321)内,即可使承载板(32)轴枢在固定板(31)底端,此外,两个回复元件(33),本实施例是以扭转弹簧为例,请参阅图3所示,其是分别套置在承载板(32)与固定板(31)的轴枢处,也就是,套置在两个插销(40)上,再请参阅图2所示,两个回复元件(33)各形成有两个固定脚(331)(332),其中一个固定脚(331)插置固定在固定板(31)内,而另一个固定脚(332)则插置固定在承载板(32)内。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请参阅图2所示,只要利用螺钉(50),将置物装置(30)的固定板(31)螺固贴合在定位槽(15)上,即可组成具有承载子箱(20)功能的子母箱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
请参阅图4所示,至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形,当要将子箱(20)放置在母箱(10)时,使用者只要将置物装置(30)的承载板(32)往下掀开,便可将子箱(20)置放在承载板(32)上,请参阅图5所示,且当承载板(32)往下掀开时,两个回复元件(33)即呈受压缩状态,所以,两个回复元件(33)便会自然而产生回复力,以迫使承载板(32)回到原位,而基于子箱(20)的重量是压在承载板(32)上面,所以,回复元件(33)的回复力与子箱(20)的重力会相互抵制,以使子箱(20)稳定置在承载板(32)上,另外,为加强子箱(20)的稳定性,请参阅图1所示,使用弹性带(60)扣住在母箱(10)两侧边,便可将子箱(20)牢牢固定在承载板(3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益成,未经林益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8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无触点式电子喇叭
- 下一篇:流体压强自动转换式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