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封闭式换煤机构的蜂窝煤炉无效
申请号: | 92237577.1 | 申请日: | 199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庸民 |
主分类号: | F24B13/04 | 分类号: | F24B1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牛莉莉,高坤明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封闭式 机构 蜂窝 煤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煤炉,特别是具有封闭式换煤机构的蜂窝煤炉。
目前,蜂窝煤炉换煤比较麻烦,必须将炉膛内三节煤基夹出炉,去掉下面烧尽的一节或两节,再夹入炉。加上新煤基,稍不小心就会将煤渣弄碎,粉尘飞扬,甚至发生烫伤事故。申请人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暖气式多用煤炉”(申请号92213296.8)中公开了一种煤炉,其炉门较大,可以容一节煤基夹出。换煤时不用将煤基夹出炉膛,只需利用炉箅的铲形刃口切下烧尽的煤渣,从炉门夹出,简化了换煤工序,减少了粉尘飞扬和烫伤事故。但是,上述煤炉在换煤时,必须打开炉门,仍会有少量粉尘散出,同时,必须用两手配合操作,一手切烧尽的煤渣,一手用工具夹住切下部分并夹出炉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封闭式换煤机构的蜂窝煤炉。
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炉体、炉箅、炉门、炉盖、烟囱,其特征是:(1)、炉箅由装在炉体上的转轴、转轴手柄、固定在转轴上的数个齿轮形刀片组成,相邻刀片的齿错开一定的角度,(2)、具有一块槽形板,槽宽小于炉门宽度且大于煤基直径。高度小于炉门高度,该板的一端与炉门垂直固定连接,构成抽屉式炉门。
为了适用于燃用直径100mm以上煤基的蜂窝煤炉,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是,炉箅由两根及其以上的平行的转轴、装在某根转轴上的手柄、固定在每根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及数个齿轮形刀片组成,相邻转轴上的刀片相间交错,同轴上相邻刀片的齿错开一定的角度。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两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封闭式换煤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封闭式换煤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向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成包括炉体3、炉箅(4、5、7)炉门6、炉盖2、烟囱1,炉箅由装在炉体3上的转轴5、转轴手柄7、固定在转轴上的7个齿轮形刀片4组成,相邻刀片的齿错开45°,炉门6与一槽形板8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构成抽屉式炉门,槽形板8的槽宽小于炉门宽度且大于煤基直径,槽形板8的高度小于炉门高度。使抽屉式炉门可以方便地推进和抽出炉门口。换煤时,盖好炉盖,关好抽屉式炉门,将转动手柄几圈,手柄带动转轴及其上的齿轮形刀片旋转,烧尽的煤渣即被搅碎。掉到抽屉式炉门的槽形板内。由于此时炉体是封闭的、粉尘不会散出。待煤渣粉尘沉淀后,打开盖板加入新煤基,并抽出抽屉式炉门,倒掉其中的煤渣,重新插入炉门。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炉箅由两根平行的转轴5、9、装在转轴上的手柄7、装在每根转轴上的传动齿轮10、11及5个齿轮形刀片4组成。两轴上的刀片相间交错,同轴上的相邻刀片的齿错开45°角。换煤过程基本同实施例1,反时针转动手柄,通过传动齿轮使两轴上的刀片相时转动,将煤渣剪切下来。图中3为炉体。6、8为抽屉式炉门,2为炉盖,1为烟囱。
本实用新型换煤操作方便、省力、安全,有效地解决了蜂窝煤炉换煤时粉尘污染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庸民,未经李庸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7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