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手动管子铰板无效
| 申请号: | 92237381.7 | 申请日: | 1992-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聂振龙;张燕;杨正顺;李增才;姜作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蓬莱市渤海实业公司五金工具厂 |
| 主分类号: | B23G1/26 | 分类号: | B23G1/26 |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洪涛 |
| 地址: | 2656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手动 管子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铰制管子外螺纹的手动工具,特别是关于铰制大口径管子外螺纹的手动工具,适合于管子外径在21.3~114.0mm的管子。
1989-12-29发布的国家标准《管螺纹铰板及板牙》(代号GB12110-89)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手工铰制管子外径为21.3~114.0mm的管子铰板。它主要由主体、凸轮盘、压盖、锁紧手柄、固定螺杆、扳杆、卡爪、盘丝、偏心扳手、卡爪体、换向止动销、间歇套、板牙构成。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是:体积大,重量重,携带不方便,操作费力、不灵活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灵活省力的新式大口径手动管子铰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于现有技术相同之处是具有扳杆4,换向止动销7,板牙10。本技术方案的特殊之处在于具有安装扳杆4和换向止动销7的铰板体6,在铰板体6的一个端面固定安装压盖8,内多角轮2固定装入铰板体6内,凸轮压盖1的凸台对准板牙10凹槽内,可以转动的凸轮压盖1固定安装在牙座3上,内多角轮2内腔套装一可拆卸的牙座3一端的外多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扳杆4为一根扳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凸轮压盖1的凸台为四个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凸轮压盖1通过锁紧螺钉5安装在牙座3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压盖8通过螺钉9安装在铰板体6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内多角轮2外侧具有方形克蹦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内多角轮2与牙座3一端的外多方采用卡簧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体积小,约为原来的25%左右;重量轻,约为原来的28%左右;操作省力,原来的需两个人才能操作,现在的仅需一个人即可操作;操作灵活,本实用新型能在狭窄的地方铰制螺纹。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牙座示意图;
图3为内多角轮示意图;
图4为铰板体示意图;
图5为凸轮压盖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凸轮压盖,2多角轮,3牙座,4扳杆,5锁紧螺钉,6铰板体,7换向止动销,8压盖,9螺钉,10板牙。
现结合附图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施例是在标准代号为GB12110-89的大口径手动管子铰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保留了原有的扳杆4,换向止动销7,板牙10。其特殊之处是:具有铰板体6,换向止动销7安装在铰板体6侧面,扳杆4通过螺纹固定在铰板体6侧面,压盖8可以挡住装入铰板体6内的内多角轮2,压盖8通过三只螺钉9固定安装在铰板体6的一个端面,凸轮压盖1四个凸台对准板牙10凹槽内,凸轮压盖1通过二只锁紧螺钉5固定安装在牙座3上,并且转动凸轮压盖,可以调整板牙进刀,内多角轮2内腔套装一可拆卸的牙座3一端的外多方,内多轮2侧面具有方形克蹦槽,内多角轮2与牙座3一端的外多方可采用卡簧固定。内多角轮2和牙座3一端的外多方相互吻合,均呈九角形。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结构均为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结构,故不赘述。
操作使用方法:把被套丝的圆管固定在管子台虎钳上,把牙座3的一端的外多方装入铰板体6内的多角轮上,它们之间可用卡簧卡住。然后,把铰板套在管子上,使板牙10进刀口处与被套丝的圆管接触,这时,轴向用力推动铰板,同时,用力顺时针转动铰板,这样就进行切削套丝工作,切削到所需的螺纹长度后,再把换向止动销7转动90°,需逆时针旋转铰板,使铰板退出(即切削第一刀)。把螺钉5松开,逆时针转动凸轮压盖1,转到所需刻线的位置,把螺钉5紧固好,继续进行套丝工作,即进行第二刀。根据用力和管子直径的大小可进行多刀切削套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蓬莱市渤海实业公司五金工具厂,未经山东省蓬莱市渤海实业公司五金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7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