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较大轴向承受力的齿轮减速电动机轴枢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2236666.7 | 申请日: | 199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温善行;林文显;黄文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善行;林文显;黄文镖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7/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曾祥凌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较大 轴向 承受力 齿轮 减速 电动 机轴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承受轴向力量而不会使电动机心轴产生位移及损坏的具有较大轴向承受力的齿轮减速电动机轴枢构造。
一般的加工机器常为了适应加工部位及加工场合的需要,虽然机器本身因加工所须的基本机构不变,但是各机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会形成一种不同用途的空间型态,以便作特殊场合的加工,如常见的卧式刨床和立式刨床、卧式铣床和立式铣床,其造成的机构差异分别可适应不同型态的加工型态;而就电动机型式言,其型式有步进电动机、DC电动机、AC电动机、齿轮减速电动机等,种类繁多,但是,不管电动机型式有多少种型式,一般电动机传动方式大都采用横向传动,其一方面承袭传统,一方面也在于取得设计上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或许是企业界疑于机构的繁杂,开发不易,所以一直未有新的突破。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齿轮减速电动机而言,虽然齿轮减速电动机的机构非常复杂,如图1、2所示,但是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其包括电动机(1)、本体(2)、减速齿轮组(3)所构成,而上述各构件的配置情形,是在电动机(1)前端设置三个各呈不同位置及中心距的容置室(192)(182)(172),供装设减速齿轮组(3),本体(2)是使用螺纹固接元件而与电动机(1)前端面螺纹固接在一起,其中心处设有通孔(292),且其相对应于电动机(1)的容置室(192)(182)(172)的位置也设有三个容置空间{图上未显示}以供装设减速齿轮组(3),而减速齿轮组(3)是由输出齿轮(392)、两侧段齿轮(382)(372)、心轴(362)及两侧段轴(352)(342)等构件所组成,侧段齿轮(382)套固于侧段轴(352)上面,然后将侧段轴(352)两端各套设滚珠轴承(4){以往也有使用含油轴承}以使其枢设于电动机(1)的容置室(182)内而可灵活转动,侧段轴(352)外周面设有齿轮(352′)以与电动机(1)中心轴(162)前端的齿轮(162′)相啮合,以借助于中心轴(162)带动侧段轴(352)同步转动;侧段齿轮(372)套固于侧段轴(342)上面而与侧段轴(352)的齿轮(352′)相啮合,侧段轴(342)外周面也设有齿轮(342′),且在其两端各套设滚珠轴承(5)以使其枢设于电动机(1)的容置室(172)内而可灵活转动;另外,输出齿轮(392)则套固于心轴(362)上而与侧段轴(342)的齿轮(342′)相啮合,心轴(362)枢设于电动机(1)的容置室(192)内,其前端套设有滚珠轴承(6)而后端也套设有轴承(7),且心轴(362)前端穿过本体(2)的通孔(292),这样,借助于对上述各构件相关位置的描述,只要电动机(1)一通电即可使侧段轴(352)(342)与心轴(362)同时转动,且借助于外露于本体(2)前端的心轴(362)带动其它机构转动。
再请参阅图3所示,是电动机(8)装设于钻床的相关位置的示意图,电动机(8)的传动方式是横向传动,以带动其它传动构件运转,然而,依据牛顿运动定律(Newton′s laws of motion)可知,当我们施加一作用力于物体时,物体必也会施加一反作用力予我们,以达到力的平衡,因此,电动机(8)心轴带动其它传动构件运转时,传动构件必会施一反作用力予电动机(8)心轴,由于电动机(8)心轴是横向传动,所以,此反作用力是属“径向地”施加于电动机(8)心轴上面,即,同时此反作用力也会施予套设在心轴上的轴承一反力,但是,轴承是滚珠轴承{请参阅图1所示及上面所述的齿轮减速电动机},而一般滚珠轴承的设计就是着重于承受并吸收径向的力量,因此,当电动机(8)心轴在横向传动中,反作用力并不会对心轴及轴承或其它构件造成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善行;林文显;黄文镖,未经温善行;林文显;黄文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6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