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燃料汽雾灶无效
申请号: | 92236604.7 | 申请日: | 199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娄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诚 |
主分类号: | F24C5/12 | 分类号: | F24C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4546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燃料 汽雾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以合成燃料为燃料的厨房用灶具——合成燃料汽雾灶。
现有的液体燃料灶具,无论燃烧的是汽油、煤油或合成燃料者,均属纯汽化灶,灶具点火和由点火至正常燃烧,燃烧是根据周围温度而自然挥发的汽化燃料,正常燃烧时燃烧的是依靠火焰加热而产生的汽化燃料。此灶具存在着点火可靠性差,由点火到正常燃烧的过渡时间长,燃料消耗量大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就是在原来汽化灶具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安装一个雾化装置,也就是说灶具点火和由点火至正常燃烧,燃烧的是雾化的液体燃料,正常燃烧时燃烧的是依靠予热火焰加热而产生的汽化燃料,克服上述缺点。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成燃料汽雾灶结构进行详细地叙述。
附图:合成燃料汽雾灶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汽化管 2.燃烧器 3.螺旋导热器
4.锥阀杆 5.喷嘴 6.雾化器体
7.锁紧螺钉 8.钢丝挡圈 9.细金属网
10.橡胶密封圈 11.U形导汽管 12.联接螺钉
13.石棉密封垫 14.出汽管 15.石棉密封垫
16.挡风圈 17.豆形孔 18.阀孔
19.针阀 20.予热焰火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成燃料汽雾灶是由汽化器,燃烧器2,雾化器,U形导汽管11,出汽管14,点火器构成。汽化器位于燃烧器的下方,是由一根汽化管1,管内的螺旋导热器3,螺旋导热器中的针阀杆4,位于汽化管下方,两个燃烧器之间的予热焰火孔20构成。雾化器位于U形导汽管的上部是由位于汽化管左端的喷嘴5,喷嘴内的针阀19,雾化器体6,细金属网9构成。雾化器体内孔做成左大,右小的锥形,右端面开一个与汽化管直径相同的圆孔,汽化管插入其中。雾化器体设计成轴向调整,由锁紧螺钉7锁紧,由其上的长槽做导向,在雾化器体的两侧开两个豆形孔17,装一个挡风圈16,细金属网横挡在雾化器体的左端口上,因其工作温度高,易损坏,采用弹簧钢丝挡圈8压紧、定位,安装,更换均十分方便。为了提高雾化效果,金属网做成凸球面或凸抛物面状,凸面对着U形导汽管,金属网周围用橡胶密封圈10密封。U形导汽管与出汽管14相联,中间由联接螺钉12,石棉密封垫13联接,燃烧器与出汽管之间由石棉密封垫15密封。其灶具雾化原理是这样的,当逆时针旋转灶具面板上的旋钮,针阀右移,针阀开启。具有一定压力、充满在汽化器管内的液体合成燃料,通过喷嘴上的细长阀孔高速喷出,喷出的液柱直径等于阀孔孔径。液柱喷出后,急剧扩散,膨胀,直径增大,密度降低,液滴变小,经过一段距离的飞行,抵达金属网时,形成液束,液束穿越金属网时与金属网碰撞,并被分割,造成散射,再碰撞……。液束最后被彻底分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似烟一般——即雾化。喷嘴只有在点火和点火到正常燃烧的过渡过程中才喷出液体燃料,当燃料(无论是点火时的液体燃料,还是正常燃烧时的汽体燃料)从喷嘴阀孔中高速喷出时,因流速高而形成局部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经过两侧的豆形孔被吸入其腔内,并与燃料充分混合,豆形孔适流面积大于圆孔,在较小负压下仍能吸入足满量的空气。因此喷出的燃料量远大于正常燃烧时的汽体燃料量,这点对于点火时是很重要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成燃料汽雾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只要在原有汽化灶上装一个雾化装置即可。克服了原有合成燃料汽化灶具点火可靠性差,由点火到正常燃烧的过渡时间长,燃料消耗量大等缺点。为新型合成燃料的推广应用铺平了道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诚,未经娄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6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