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战仿真玩具坦克无效
| 申请号: | 92235838.9 | 申请日: | 199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义;毕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义 |
| 主分类号: | A63H17/045 | 分类号: | A63H17/045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扬生 |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战 仿真 玩具 坦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线控式实战仿真玩具坦克。
目前市售的作战类型的玩具种类很多,如飞机、坦克、炮车、机器人等。在结构上基本上与线控式小汽车基本相同,玩具坦克主体由壳体、履带、驱动轮、左轮驱动电机及减速机构,右轮驱动电机及减速机构,炮身,炮弹发射系统和炮身摇动共用电机及两套减速机构;击发机构、控制盒、电源电池和电源开关构成,玩具的操作者只需变换控制盒上开关的位置,即可完成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炮口上下摇动,并能发射一发预先填入的炮弹,不能显示坦克在战场上机动灵活的作战能力,不能进行连续射击,不能显现作战双方胜负的实际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了一种除了能完成前后运动、左右转弯、炮口上下摇动的动作之外,还可以连续射击数十发炮弹,而且能显现作战双方的胜负实际效果,如发射出的炮弹击中对方坦克身上靶子,或被对方击中时,该玩具坦克即失去作战能力,陷入瘫痪状态,使控制盒失效,再也不能完成上述提到的各种动作。
实战仿真玩具坦克是对现有线控玩具坦克的改进,其改进是:该玩具坦克(见图1)包括:上下壳体、履带、驱动轮、左轮驱动电机及减速机构;右轮驱动电机及减速机构、炮身、炮弹连射系统和炮身摇动共用电机及两套减速机构,击发机构操作控制盒、电源电池和电源开关,在上壳体内即在炮塔内安装有炮弹连射系统,它包括:炮身2前端有炮口1,在炮口1上装有发光二极管,在炮身2后部的左右及下方有运弹滑道,炮身2后面装有运弹器5,运弹器后面装有连射装置支承13,在该支承13上有击锤轨道,击锤轨道与炮身身管同心,击锤轨道前部装有止退杆6,轨道内装有击锤9及弹簧10,在击锤9下面装有击锤拨叉8,击锤9后面装有运弹器拨杆11,在击锤拨叉8下面有拨叉凸轮14,拨叉凸轮与连射系动和炮身摇动机构的电机减速机构相连接,连射装置支承13的右上角装有棘爪,该支承13的中部有一轴,该轴与炮身2中部相连接用定位销3固定,运弹器5夹在炮身2与连射支承13的中间,而炮身上下摇动装置装在电机减速机构16的另一凸轮即炮身摇动凸轮15上,该凸轮15上面连接支承杆17,支承杆17的下端与坦克底壳的支承座19相连接,在下壳体上装有行走驱动机构(由电机和减速器构成)包括左轮驱动电机减速器和右轮驱动电机减速器。
射击发光装置包括:炮口上的发光二极管(见图2)与埋设在炮管内电源导线的A、B断口相连接,因为炮弹是导体,当炮弹通过炮管时,二极管与电源导线接通,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装在坦克身上的靶子12是刺状的塑料电镀电路板(见图4、图5),该电路板由立钎的奇数行(列)与偶数行(列)构成导电断口20、21,当靶子12被击中时,球状导电炮弹4夹在电路板的立钎中,使靶子12的导电断口20、21接通,使电源与继电器J接通,继电器J动作,常闭点打开,主电路即操作控制盒的电路被切断,再不能控制坦克动作,处于瘫痪状态,球状导电炮弹4可采用金属球,也可用塑料电镀球,自动控制回路(见图3)由电源、继电器J、靶子导电断口20、21和靶子12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玩具坦克比较其优点是,它除了具有和普通玩具坦克的功能,可以完成前后运动,左右转弯和炮身炮口上下摇动动作外,还可以连续发射数十发炮弹,而且能显示出作战双方的胜负效果,即是说,发射出的炮弹击中对方坦克身上的靶子部位时,或本身的靶子部位被对方击中时,该玩具坦克立即丧失作战能力,处于瘫痪状态,使控制盒断路,再也不能完成前进、后退、左、右转弯、射击等动作,体现出胜负效果,仿真实战、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战仿真玩具坦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玩具坦克电路图;
图3是该玩具坦克自动控制电路图;
图4是炮弹击中该玩具坦克身上靶子示意图;
图5是炮弹夹在靶子上侧视图;
图6是该玩具坦克连射系统正视图;
图7是该玩具坦克连射系统右视图;
图8是该玩具坦克的常合齿与甩齿轮动态配合示意图;
图9是该玩具坦克操作控制盒。
图中标号:
1、炮口(发光二极管);2、炮身;3、定位销;4、炮弹;5、运弹器;6、止退杆;7、弹仓底板;8、拨叉;9、击锤;10、弹簧;11、拨杆;12、靶子;13、连射装置以承;14、拨叉凸轮;15、炮身摇动凸轮;16、连射和炮身摇动机构的减速机构;17、支承杆;18、电机及行走驱动机构;19、支承座;20、21、靶子导电断口;22、甩齿轮;23、常合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义,未经李成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5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