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印纸上墨组体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2234581.3 | 申请日: | 199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崇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崇城;阮中 |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颖虹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印纸上墨组 体改 结构 | ||
1、一种转印纸上墨组件改良结构,它是由操作板、溶剂槽、涂布钢棒和海绵夹组成的,其特征在于:
(1)操作板50呈平板状,表面铺设有高密度海绵52,顶端设有弹簧夹51;
(2)涂布钢棒30、31的两端有固定孔33、34,细钢丝35的缠绕取一固定孔为起点,另一固定孔为终点;
(3)溶剂槽10中的油性容器20、水性容器11的内侧底部有缓冲构件;
(4)海绵夹40有一呈长条状的基杆41和呈弓形的夹持杆42;夹持杆42的顶端向内弯折地枢接在基杆41上,而末端为一固定勾43所套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上墨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涂布钢棒在各固定孔中亦需进行行细钢丝的缠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上墨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溶剂槽10的水性、油性容器11与12是夹紧构件20借一固定钮19呈可分离地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上墨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溶剂槽10的缓冲构件是由置于容器内部底端,呈圆柱形的中密度海绵65、设在中密度海绵上方的橡皮垫17组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上墨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在溶剂槽10的上方有一顶板13,其对应各容器有容设孔14,容设孔的直径小于各容器内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上墨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海绵夹的固定勾43呈倒“J”型,设在基杆41末与夹持杆42枢接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上墨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海绵夹的夹持杆42呈弓型,其中央呈平直状,且朝二端外上方倾斜,其中一端受固定勾43卡掣,另一端为向内弯折,枢接在基杆4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崇城;阮中,未经李崇城;阮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45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金属板面中小型组合模板
- 下一篇:手动三联滚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