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拔罐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34340.3 | 申请日: | 199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邢志毅;韩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志毅;韩淑华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拔罐器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临床治疗工作的新型拔罐器。
现今医院或民间使用的拔罐气罐均都采用罐内空气加热而后经自然冷却获得负压力的原理,这种原理的气罐有很多弊端,例如①容易造成灼伤。②不能控制内部的压力,有可能因压力不够疗效不佳,也可能因压力过大造成局部瘀血等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操作才能获得理想疗效。这就限制了这一治疗手段的应用范围。而目前医疗器械部门还没能提供更方便更科学的拔罐器。本实用新型就是为弥补上述的不足而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设计出一个带有抽气口的气罐和一个抽气装置来达到上述目的的。
这种拔罐总体如图:气罐①的上方有抽气管接口②,经气管③与抽气装置④相接,抽气装置口部可连接压力表⑤。这种设计在使用时只需将气罐扣在所需部位并操作抽气装置,即可在压力表的数值上得到理想的压力。实际实施时还可以在管上设计一个夹⑥,当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夹上夹子。这样便可以长时间保留气罐直到治疗所需的时间。抽气装置做成专门的抽负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气罐为直径10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体,气管接口在顶端,直径0.5厘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优点在于:不会灼伤皮肤,可控制理想的压力,不需专业人员,普通患者可自行治疗。
本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且操作简便,易于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志毅;韩淑华,未经邢志毅;韩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4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