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耦合全密封阀无效
| 申请号: | 92234247.4 | 申请日: | 1992-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K31/08 | 分类号: | F16K31/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国成 |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耦合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涉及一种改进的全密封磁力阀,采用磁力耦合器传递扭矩控制阀门的开启闭合。
目前使用的阀门,有手动的和机动的,开启闭合阀门时加在手轮(或手柄)或轴上的力,直接作用到阀杆上,为了阻止阀体内的介质向外泄漏,大都采用机械式或填料式密封。当阀体中介质的压力很高或密封件磨损时,很容易发生介质沿阀杆轴向泄漏,严重的泄漏将造成损失和危害事故。当介质是易燃、易爆、易挥发或具有放射性的危险品时,这种泄漏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跑冒漏滴现象的新结构阀门。
中国专利CN87215009U提出一种磁控全密封阀,从公开的内容看,虽然泄漏问题得到解决,但其磁路结构是有缺陷的。当阀体尺寸有限制时,这种磁路结构不可能提供启闭阀门所需要的足够大的力;同时,这种磁路结构中永磁材料的利用率也很低,因此,这种磁控全密封阀通常是难以实用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磁路结构的全密封阀,其磁路能提供足够开启闭合阀门所需的力矩,并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这样的,在阀体的阀杆与手轮(或手柄或轴)之间,装有由外转子和内转子组成的圆筒型永磁磁力耦合器,阀杆与该磁力耦合器的内转子联结成一体,手轮(或手柄或轴)与磁力耦合器的外转子联结为一体。耦合器的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为隔离套,该隔离套与阀体安装为一体,工作介质、内转子、阀杆被完全密封在阀体内。
磁力耦合器的结构是这样的,其外转子和内转子的主体部分都是圆筒形,外转子由外转套和外磁钢组成,内转子由内转套和内磁钢组成(有的阀门结构中可以无内转套而只有内磁钢),外转套的内侧表面和内转套的外侧表面分别装有外磁钢和内磁钢,外磁钢和内磁钢分别由若干形状完全相同的磁块拼合而成,这些磁块有两种极性,它们分别沿外转套的内侧表面或沿内转套的外侧表面交替排列,内磁钢的极数与外磁钢的极数相等并且均为偶数。
当手轮或手柄带动外转子转动时,在内磁钢与外磁钢之间的磁力作用下,产生扭矩,致使内转子带动阀杆转动,实现阀门的开启闭合。
对于阀杆往复运动完成阀的开启闭合的阀(如闸阀、截止阀等),在内转套与阀杆相联部分采用传动螺纹联结配合,从而把手柄或手轮的转动转变为阀杆的直线运动,实现该阀门的开启闭合操作。
内转套和外转套都用导磁材料(如铁等)制造,内磁钢和外磁钢都是永磁材料(如铁氧体、铝镍钴、钕铁硼等),隔离套是非导磁材料(如铝、铜及其合金、无磁不锈钢、塑料等)。
图1磁力耦合球阀,其中
(a)纵向剖视图
(b)磁力耦合器结构的横断面图[(a)图中A-A剖面放大]
图2磁力耦合截止阀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是磁力耦合球阀,阀体2一端带有法兰1,另一端与连接管5连接,阀体2芯部有球阀门3和阀门座4。阀体2上部有圆筒状隔离套13密封阀体的上口,其间14为密封圈,隔离套13中有磁力耦合器的内转子和阀杆6,这里的内转子只有内磁钢10而没有内转套。内磁钢10由若干形状相同,两种极性的磁块组成,两种极性的磁块交替排列,直接与阀杆6同心紧固联结,如图1-(b)。阀杆6的下端与球阀门3联结。与手柄15联成一体的圆筒状外转子9罩在隔离套13的外面,外转子9由外转套12和外磁钢11组成,外磁钢11装在外转套的内侧表面。外磁钢11由多块两种极性而形状相同的磁块组成(图1-b),两种极性的这些磁块交替排列。内磁钢10的极数与外磁钢11的极数相等且均为偶数(图1-b所示极数为6)。外转子与隔离套13在隔离套的顶部以轴承7联接支承。外转子的顶部是紧固件螺母和垫片8,用以联结外转子和隔离套,限制外转子的轴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4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