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前沿伞面的车用伞无效
| 申请号: | 92234177.X | 申请日: | 1992-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泰 |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喻尚威 |
| 地址: | 5166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前沿 车用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它的形状为特征的伞,尤其涉及一种锥形前沿伞面的车用伞。
现有自行车或摩托车用伞,受到伞面形状的制约,遮阳避雨的效果较差,特别是行车时造成阻力较大。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锥形前沿伞面的车用伞。
本实用新型包括伞面和固定座,其伞面是由一个三角形伞面和一个长方形伞面拼接成锥尖指向行进方向的锥形前沿伞面,由与行进方向平行且等间距排列的伞骨托起成略呈龟背形,伞骨数可以是五根,也可以是七根,应该是奇数。
除伞骨外,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设置有又字形伞面托架、Y字形主支撑杆和辅助支撑杆。
又字形伞面托架交叉处是一活动枢纽,托在三角形伞面与长方形伞面的拼接处的又字上横梁中央带有活动结节,在活动结节处内折,伞面托架成形,可以使伞面收拢。
Y字形主支撑杆的两叉顶端分别套住伞面托架上两角内侧,其两叉与直柄结合处也是一活动枢纽,可自由张合,直柄为圆杆,其末端的插柄预置有径向通孔。插柄制成多棱体,可以增加紧固度。
两根辅助支撑杆的一端分别紧固在主支撑杆两叉的中点,为固定端、另一端分别活动套在伞面托架交叉处外侧,为活动端。设置辅助支撑杆可以使伞面与主支撑杆的直柄垂直,保持伞体平衡稳定。
固定座由管壁上预置有径向通孔的插管、支座和横栓组成。将支座紧固在自行车或摩托车把手中部,把主支撑杆插柄插入插管中,对齐两者预置的径向通孔再插入横栓,伞体即可牢固在自行车或摩托车上。横栓可用链条或柔性索固定在主支撑杆或固定座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前沿伞面,使行进阻力显著减小,造型也比较美观大方,支撑机构充分利用了三角形几何图形固有的稳定性,可以增大伞面面积,提高遮阳避雨的效果,此外,还具有一般车用伞的优点,如能装能卸,能收能开,使用者有足够的空间自由操作行车,消除了撑伞、扶帽分散注意力甚至单手行车等不安全因素。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下面对照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说明。
伞面1是由一个三角形伞面和一个长方形伞面拼接成锥尖指向行进方向的锥形前沿伞面,由五根伞骨2托起成略呈龟背形。
又字形伞面托架3的交叉处3-1是一活动枢纽,又字上横梁由两段等长圆杆连接而成,连接端各为半圆体,由一个固定性插栓(图中未画出)将两个半圆体拼合成一个整圆体,使连接处成为一个可以内折的活动结节3-2,活动结节3-2上再套有一个可移动的套管3-3,以增加上横梁的刚度,保持托架3和伞面1平展张开,收伞时,移开套管3-3,将活动结节3-2内折使托架3成为形,伞面1便随之收拢。
Y字形主支撑杆5的两叉5-2顶端分别套住托架3的上两角内侧是活套5-1,两叉5-2与直柄5-4结合处是活动枢纽5-3,直柄5-4是圆杆,其末端的插柄5-4预置有径向通孔5-6。
两根辅助支撑杆4的活动端4-1套在托架3交叉处3-1外侧,固定端4-2紧固在主支撑杆5两叉5-2的中点。活动端4-1在张伞时滑向托架3交叉处3-1,收伞时滑向托架3的两末端。
固定座6由插管6-1、支座6-2和横栓6-3组成。支座6-2用固定螺栓6-4固定在自行车或摩托车把手中部,横栓6-3用链条6-5固定在固定座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泰,未经刘国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4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手柄式自动换挡选择器
- 下一篇:复合绝缘氧化锌避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