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键开关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2232874.9 | 申请日: | 199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曾明羲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明羲 |
主分类号: | H01H13/52 | 分类号: | H01H13/52;H01H1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开关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开关。
传统的按键开关必须具备按钮、制动杆、连通导杆等构件,并将它们加以组合,方可产生其应有的功能。这种按键开关的构件较多,材料成本较大,组合的工时费用亦相应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之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而设计出一种既能保证开关的应有功效,又能使产品的结构简单,体积减小,造价降低,减少组合加工的工时的新型按键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依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开关中包括按键1、壳体2、螺帽3、垫圈4、垫片5、弹簧件6、底座7、导体片8和导通簧片9,其特征在于按键的帽形盖下有一体成型的作用杆11,该作用杆伸入壳体2中,作用杆的末端部固定一导通簧片9;底座7位于壳体2的下部,底座7的内凹部设置导体片8,导体片的下端伸出底座外。
导体片的结构可以是将位于底座内凹的部分设计为两段开口相向的[形弯折段,下端为直线段形状。作用杆11上套有弹簧件9。垫片5嵌于壳体2及底座7的连接处,垫圈4套在壳体2的环缘下部并用螺帽3螺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构造如图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5、图6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其中:1-按键,11-作用杆,111-定位件;
2-壳体,21-组装孔,22-轴孔;
3-螺帽,4-垫圈,5-垫片,51-中心孔,6-弹簧件,7-底座,8-导体片,9-导通簧片。
由图中看出,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包括有按键1、壳体2、螺帽3、垫圈4、垫片5、弹簧件6、底座7、导体片8等构件,其中壳体2中具有组装孔21和轴孔22,底座7中则固定导片体8,垫片5则嵌于壳体2及底座7的连接处,垫圈4套在壳体2的环缘下端并以螺帽3螺结于壳体2的阳螺纹周面的底端。弹簧件6容置于壳体2的组装孔21内。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特点在于按键1的帽形盖的底端一体成型一根适当长度的作用杆11,该作用杆尽端做成一个具有阳螺纹的小口径的定位件111,作用杆依次穿过弹簧件6,壳体2中的轴孔22及垫片5中的中心孔51,使按键1容置于壳体2内,作用杆端部的定位件111中螺接一金属导通簧片9。通过导通簧片9与导体片8的接触与脱开,使开关形成开路、闭路的功能。
上述开关具有开路、闭路状态。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是利用下压动作达到ON状态,而图4、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则是利用下压动作而达到OFF状态。但对于同一个开关而言,下压动作无法作ON-OFF状态的转换。
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导体片8,在位于底座部分内部形成两段开口相向的[形弯折段,由弯折段所延伸的直线段则可置于底座7上。当导通簧片9接触导体片8的弯折段的二侧边,通过控制导体片8即可达到ON-OFF或OFF-ON状态的转换功效。所以这两种实施例均可采用相同结构的部件组合,而不必分别设计两种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组装工时少、产品体积小等一系列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明羲,未经曾明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2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实物双用投影机
- 下一篇:梳齿式调节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