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触点高能电子点火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32781.5 | 申请日: | 1992-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雷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仙林 |
| 主分类号: | F02P7/07 | 分类号: | F02P7/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4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高能 电子 点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的点火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触点高能电子点火器。
在现有技术中,国内汽车几乎全部使用传统的白金触点断电试点火器,受触点限制,点火功率不大,气温高或低时,发动机不易起动,且触点易氧化,常需更换自金。而国内多家改进的无触点点火,无触点能高触点火等电子点火器均因为可靠性差、寿命短而未被广泛采用,这些点火器也都有放电电路等组成,其不足之处是:放电电路中的放电开关均单独采用晶体三极管或单向可控硅,前者因现有技术的晶体管质量和功率限制了点火能量及可靠性差,后者因可控硅特性有不易关断现象。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无触点高能电子点火器,这种点火器,点火能量大、高低速工作稳定,电源电压应用范围广,能方便替换上述触点式或其它无触点式点火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由直流升压换电路、放电电路、霍尔触发电路和点火线圈组成无触点高能电子点火器,本实用新型特殊之处是:放电电路中的放电开关是一只晶体三极管(BG2)和一只单向可控硅(SCR)串联后并接于直流高压输出两端,在这两端再并接一只稳压二极管(D2),在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与晶体管(BG2)基极间接两只二极管(D3、D4)。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单向可控硅阴极串联后并接在直流高压输出两端,充当放电开关,使得直流升压变换电路高压输出电流可以做得很大,短路电流达100mA以上。这种放电开关在起动时,电源电压急剧下降情况下,点火能量不变,仍能点燃稀薄混合汽,并使其充分燃烧,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直流升压变换电路输出电流大于单向控硅维持电流,由于晶体三极管的作用致使可控硅关断,在直流高压输出两端并接一只稳压二极管,起保护放电电容C3可硅控和晶体三极管的作用。使用本点火器将会提高发动机动力,减少排气污染,降低油耗,并能增强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另外,该点火器安装方便、能替换。目前大量使用的触点式或其它无触点式高能电子点火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一点描述:直流升压变换器2接上直流电源-汽车畜电池1,直流升压变换器次级接放电开关电路3,放电电路中的放电电容C3与点火线圈4初级相连,在发电机或分电器8转动轴上粘接永久磁钢7,在发电机或分电器8转动轴外壳上与永久磁钢7相对应的一个触发位置上,装有霍尔元件6,霍尔元件6与晶体管BG3相连,当转轴上永久磁钢7,转到与霍尔元件6相对应的位置时,BG3输出高电位,触发BG2和可控硅导通,将C3上所储存的电能向点火线圈4的初级放电、点火线圈4的次级感应出3万伏以上的高压电,在火花塞上产生极强的电火花。
本实施例中B1采用高频铁氧体磁蕊和普通高强度漆包线绕制而成,BG1功率≥50W,BG2功率≥50W/耐压1000V,SCR为4A/600V,D2采用3只130V/1W稳压管串联,D3、D4为400V/1A二极管。
由C3、D3、D4、BG2、SCR、B2组成放电电路,C3的放电开关采用可控硅SCR和三极管BG2组成,当发动机需要点火时,霍尔无件接近永久磁钢,使BG3集电极输出一个触发电压,同时加在可控硅的控制极和三极管的基极,因为BG2的基极触发电压较可控硅的控制极触发电压低,所以BG2首先导通,而后可控硅导通。克服了由于晶体开关状态不理想的问题,当永久磁钢离开霍尔元件时,放电电路失去触发电压,BG2因没有基极电压而截止,然后可控硅截止,又开始对C3进行冲电,等待下次点火,D3D4是为防止BG2集电极电压通过可通过可控硅加在BG2的基极造成BG2不能截止而设计的。以上所有元件均可装在一个小机壳内以便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仙林,未经雷仙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2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