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型硬膜外腔(脊里)治疗注射针无效
申请号: | 92232252.X | 申请日: | 199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商凤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凤楼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8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型硬膜外腔 治疗 注射针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细型硬膜外腔(脊里)治疗用注射针。
目前,麻醉科使用的硬膜外腔穿刺针其针体直径通常为1.8毫米,长度为9公分,内有针蕊,使用时须先经皮肤麻醉再行穿刺,穿刺成功拔出针蕊作负压或注气试验,证实在硬膜外腔无误,再自针孔内插入导管后自导管注入药物,用于硬腔外腔镇痛治疗者,则需长期置留导管,上述方法操作繁琐,而且由于针体粗穿刺中对组织损伤性大,易造成出血甚或形成硬膜外腔血肿,如不慎穿破硬膜则有可能使脑脊液外溢,穿刺损伤也可遇有腰痛等后遗症。长期治疗而置留导管,不但病人不适不便也易感染。上述缺陷无疑为硬膜外腔注射治疗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各科临床提供一种细型硬膜外腔(脊里)治疗用注射针。它不仅使用方便,操作手续简单,而且可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减少各种副作用,为硬膜外腔(脊里)注射疗法广泛用于各科临床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体为直径0.4~0.9毫米(即4~9号),长度由3.5~7公分的不锈空心钢针,不带针蕊,上述不同规格是供临床医师根据年令大小、体型胖瘦选择使用,由于针体细穿刺时便无需皮肤麻醉,针体细无疑对组织的损伤性小而可减小出血的可能,即使不慎穿破硬膜也不会形成脑脊液外溢。明显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针体末端接以较针体粗和一扁形针柄,便于握针和进针,针柄后再衔接一透明导管,穿刺时透明导管内盛无色或有色液体,穿刺中观察液面的变化,如液面迅速下降,说明针尖已进入硬膜外腔,无需再做其它试验即可注入药物,可减少做负压和注气试验等繁琐手续,它另一用途尚可防止手直接握注射器注射可能出现的针体移动,或向前推进误入蛛网膜下腔,或向后退出硬膜外腔。导管后连接注射器接头以便于注射,本注射针注射完毕即可拔针,每日或间隔多日均可重复注射。
采用上述方案,简化了操作手续,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使用的安全性,易于掌握使用而且结构简单,可供各科医师广泛用于临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针体、2.针柄、3.透明导管、
4.注射器接头
图1中针体(1)针柄(2)透明导管(3)注射器接头(4)连接组成,围绕针体(1)末端焊接以较粗和以扁平针柄(2),针柄(2)后端焊以环形隆起,再套进透明导管(3),导管(3)后端插入注射器接头(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凤楼,未经商凤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2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