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液体压力传递缓冲之磅秤无效
申请号: | 92231863.8 | 申请日: | 199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丽香 |
主分类号: | G01G5/04 | 分类号: | G01G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济洪,肖掬昌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液体 压力 传递 缓冲 磅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流体压力传递缓冲之磅秤;系指在秤台的四个端处连接Z字型杆或是杠杆连结藉以缓冲压力,然后在秤台的中心处连接出一触脚,其底部与一液压缸体的垫膜片相接触,再经由配管汇集至一总程的液压缸体上形成一个密闭的液压系统,且总程的液压缸体之垫膜片是连结出一探针与电子感应器相接触;当触脚施压于垫膜片上时,压力则藉由液压缸体内的流体传递至探针上,而探针则会压持电子感应器测试到一个线性的距离,再传导至电路板进行重量的解读工作,其压力的传递过程是利用巴斯噶原理传至探针上的,所以不会有机械式传递所产生的误差,而能够非常精确的测量出受秤物质的重量。
测量重量之工具有:锤秤、弹簧秤、压力秤、电子秤等;由最早式的锤秤一直演变至现今的电子秤,其演变之目的可谓是,为了使测量重量之工具其精确度能逐渐的提高;因利用锤秤在测量时必须兼顾到秤杆的平衡,而为求到一个完全平衡的状态下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所测量出来的重量总是一个大概数,其精确度是非常的差。再则,弹簧秤、压力秤等以指针刻度表示重量的测量工具,是以机械式杠杆原理的传输方式使得指针旋转指向刻度而表示出受测物的重量,虽已较锤秤更为准确,但是机械式的传输过程中会有摩擦的产生,这样一来,将会有误差的发生;而且,在读指针刻度时会因为目视的位置不同而改变真正指针所指的刻度数。所以,又有一种电子秤的诞生,其压力的传输仍旧是以机械式杠杆原理的传输,只是在于重量的显示上是以液晶显示,不致发生目视时所产生的误差。截至目前为止,测量重量之工具其压力的传递均为机械式利用杠杆原理所制成的,而其压力传递的过程中元件之间必然会有摩擦的发生,或者是因元件连接处的空隙而产生误差;即使是电子磅秤能够显示出较精确的重量数据来,但是,秤台上的压力传导至电子感应器之间的过程已经产生了误差,所以,电子磅秤虽然解析度非常的高,但仍无法弥补所接收到已有误差之重量。换句话说,唯有使秤台受压力后力量的传导至电子感应器之过程中尽量的减少误差的产生,才是解决之道。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式利用巴斯噶原理传递压力,以代替习用测量重量之工具采用机械式利用械杆原理传递压力,从而减少了传递过程中的误差,也即提高了磅秤的测重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利用流体压力传递缓冲之磅秤;其中,秤台所承受的压力经Z字型杆缓冲之后,触脚所压持的垫膜片力量,将藉由密闭容器内的流体在完全不改变压力的情况下传至探针端,而探针再压持电子感应器透过电路板进行重量的解码工作;因其压力的传递过程是利用巴期噶原理,所以压力之传递过程中不致有摩擦或误差的产生,能有效的提高磅秤测量之精确度。
现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操作和优点等,其中: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中之液压缸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作动流程图。
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可配合图1、2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磅秤包括:一秤台1、二液压缸体2、管条3、一探针4、螺栓5和电子感应器6等;在秤台1的四个端处各连接一Z字型杆11(或可连接杠杆、弹簧),均是为了缓冲吸收秤台1所受的压力,并于秤台1的中心连接出一触脚12,而触脚12的底部与一液压缸体2相接触。液压缸体2是由一个圆柱形缸体21与套盖22及垫膜片23所构成,缸体21之顶缘上钻有数个螺孔211及其缸体21上钻设一贯穿的螺孔212锁入一管接头31,在本实用新型结构中位于较低的液压缸体2设放泄阀24,而位于较高的一液压缸体2则设加注口25,以利排放液压系统中的空气或是更换流体之使用;套盖22与垫膜片23同样设有与缸体21顶缘上等数量螺孔211的栓孔221与栓孔232,于套盖22之中心设有一圆孔222、而垫膜片23之中心则为凹弧231,将垫膜片23置于缸体21顶缘上后套上套盖22藉由螺栓5穿过各个栓孔221、栓孔232锁入螺孔211后予以固定之而成液压缸体2之构造;将秤台1中心的触脚12底部穿过液压缸体2顶面的圆孔222内与垫膜片23相接触。管条3是为所有液压缸体2之间的配管,藉由管接头31将触脚12所接触的液压缸体2汇流至一个总程的液压缸体2′,而此总程的液压缸体2′内的垫膜片23中心即凹弧231固定一探针4藉其顶面的圆孔222露出于外与电子感应器6相接触,当探针4压持了电子感应器6时会将所测试到的线性距离,传导至电路板中去进行解析读码的工作而计算出正确的数据显示于液晶显示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丽香,未经杨丽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1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球计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带锥套的膨胀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