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快速多用磁化杯无效
| 申请号: | 92229823.8 | 申请日: | 199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伟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C02F1/4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53001 福建省南平市西芹***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快速 多用 磁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磁场进行水处理的饮水器皿。
利用磁场对水进行处理早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日常生活。
现有磁化杯有多种形式,从磁极分布上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磁极分布在杯胆纵向或底部外围;另一类是一磁极设置于杯胆内部中央,另一磁极在杯胆外围,从磁化过程来看,一类是静态,水在杯中需要数分钟后才被磁化;另一类为动态,在吸水或出水过程中水被磁化。
GG87215842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管吸入式磁化水保健杯,它在杯体底部侧面开一小孔,接上与杯体材料相同的磁导管,磁导管附杯壁而上,在磁导管和杯底安装磁路,使较细的导管内产生较强的磁化场。水通过导管可充分被磁化。
CN2040095U号专利公开的磁水杯由若干个单快磁体沿着杯芯圆周方向、纵向方向排满杯芯和杯壳之间的空间,形成两个半圆,分别为N、S极,组成磁路系统。
CN2033006U号专利公开的磁化杯将磁极设置于杯底。
CN2035995U号专利公开的H型磁化杯将磁铁镶嵌在杯体两侧。
CN2055497U号专利公开的磁化杯选用瓦形磁体,通过塑料骨架将磁体固定在杯胆外侧中部。
CN2090376U号专利公开的磁化杯在无缝整体铁杯壳与杯胆间有个支撑杯胆并固定四或八块瓦形磁体的塑料骨架;磁体相邻极性呈互为异性摆布,并与杯胆外壁存有间隙。
上述的磁化杯由于磁极全部或部分放置于杯胆外围。磁距较大,易漏磁。同时不可能注入水后立即被磁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磁路较短,水注入后即被快速磁化。磁化效果较好的磁化杯。
本实用新型包括杯体、杯盖、把手等部分,杯体由外壳、环状磁屏蔽体、杯胆、磁条和底座等组成,环状磁屏蔽体位于外壳与杯胆之间。杯胆设有中央柱,中央柱内设有可插入磁条的两道沟槽,两条磁条相距为10mm~15mm;中心柱的中心(即在插入磁条的中间)为空心柱;在中央柱顶端连接一个盛水槽,盛水槽的槽底与空心柱连通;中央柱的下部在与杯底接触处有两个小孔与杯芯连通,可在杯口设杯口衬。杯盖可带杯盖衬。
盛水槽最好为半椭圆形。中央柱下部与杯底接触处的两个小孔设在半椭圆形盛水槽的长轴方向上。
环状磁屏蔽体可用低磁导率的簿钢板,磁条可用锶铁氧体〔Sro(Fe2O3)6〕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磁条均设置在杯体中央,所产生的磁场位于杯芯内,磁路较短,提高了中心磁场强度,减少漏磁,相应提高磁化效果。其次,水注入至盛水槽后,由于盛水槽底部通过空心柱与杯芯连通。水通过空心柱,切割磁力线,流入杯芯,也就是说在注水过程即形成磁化水,达到快速磁化的目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磁化杯包括杯体(1)、杯盖(2)和把手(3)。杯体由外壳(4)、环状磁屏蔽体(5)、杯胆(6)、磁条(7)和底座(8)等组成,环状磁屏蔽体位于外壳与杯胆之间,杯胆设有中央柱(9),中央柱内设有可插入磁条的两道沟槽(10),磁条相距为10mm~15mm,空心柱(11)的截面积为10mm×5mm,在中心柱顶端连接一个半椭圆形的盛水槽(12),中心柱下部在盛水槽的椭圆长轴方向上与杯底接触处有两个小圆孔(13)与杯芯(14)连通。
当磁条插入中心柱的沟槽后,用白水泥将杯底封住。磁条用锶铁氧体材料。杯胆可用塑料或陶瓷或玻璃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伟,未经洪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9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形闸门预应力闸墩颈部新型结构
- 下一篇:轻便充气雨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