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消声采暖除霜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29803.3 | 申请日: | 1992-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纪威;杨荫福;杨华;杨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荫福 |
| 主分类号: | B60H1/18 | 分类号: | B60H1/18;B60S1/54;F01N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5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消声 采暖 除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同时具有消声功能的汽车消声采暖除霜装置。
目前,虽然国内外利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采暖的装置有一定发展,但其绝大多数因没有消声功能只能和排气消声器串接使用,增加了发动机的排气阻力,影响了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此外,由于这些采暖装置只有单一采暖功能,冬季使用时,因车厢内外温差大,使得汽车风档玻璃结霜严重,给汽车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由于上述原因,至使其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利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的消声采暖除霜装置尚未见到。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的高效、紧凑、结构简单造价低的消声采暖除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有效地消减发动机排气噪声的同时,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进行车霜采暖和风档玻璃除霜的多功能装置,主要由V型扁嘴(2)、三通阀(6)、(12)、换热器(8)和送风机(9)构成,其特征是换热器(8)中的主要消声元件采用微穿孔管(15)、(24)和微穿孔板(20),主要换热元件采用小直径密集叉排换热管束(22)和圆缺形折流板(19)、(21),换热管束(22)、圆缺形折流板(19)、(21)、管板(16)、(23)以及微穿孔管(15)、(24)和微穿孔板(20)置于由保温物料(13)、内壳(28)和外壳(26)构成的壳体(18)内,外壳(26)上滚有两个波纹环(17)、(27),微穿孔管(15)、(24)固定在管板(16)、(23)和圆缺形折流板(19)、(21)上,微穿孔板(20)固定在圆缺形折流板(19)、(21)之间,微穿孔管(15)、(24)通过换热管束(22)之间的间隙与微穿孔板(20)相通,换热管束(22)穿过圆缺形折流板(19)、(21)、两端固定在管板(16)、(23)上,换热管束(22)的每根管与进风接管(25)和出风接管(14)相通,进风接管(25)与送风机(9)相通,出风接管(14)通过三通阀(12)与热风管道(11)相通,V型扁嘴(2)和热风管(3)通过三通阀(12)与出风接管(14)相通。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设计方案。
参看图1,三通阀(6)一端接发动机的排气管(5),一端接换热器(8),还有一端接原发动机消声器(7)。在冬季采暖期间,可根据车厢内温度要求,通过调节三通阀(6)的开度调节进入换热器(8)的排气量,以改变送入车厢内的暖风温度。在夏季,关闭进入换热器(8)的通路,发动机排气(29)全部经过原消声器(7)排入环境。
三通阀(12)一端接换热器(8)的出风接管(13),一端接除霜热风管(3),另一端接车厢热风管道(11)。根据除霜的需要,通过调节三通阀(12)的开度,调节热风流出V型扁嘴(2)的流量和速度,以达到除霜之目的。当不需除霜时,关闭进入除霜器的通路,由换热器(8)送来的热风全部进入车厢供暖。
送风机(9)的功率大小可视车厢采暖面积而定,微电机选用12V,功率在50-100W之间的标准型号直流电机。
本发明的关键设备是管板消声密集管式换热器(8),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它主要由微穿孔管(15)、(24)、微穿孔板(20)、圆缺形折流板(19)、(21)、换热管束(22)、壳体(18)以及出风和进风接管(14)、(25)等部件构成。微穿孔管(15)、(24)和微穿孔板(20)上均匀穿有φ2-φ5毫米的小孔数百个,壁厚约为1-2毫米。微穿孔管(15)、(24)的一端和圆缺形折流板(19)、(21)相焊接,一端和管板(16)、(23)相焊接。微穿孔板(20)的两端焊在圆缺形折流板(19)、(21)上。换热器(8)的消声作用是由微穿孔管(15)、(24)、微穿孔板(20)、圆缺形折流板(19)、(21)和换热管束(22)的管壁间隙构成的穿孔管板和扩张收缩复合抗性消声结构所保证。由排气管(5)来的发动机排气(29)通过前穿孔管(15)的小孔后,在圆缺形折流板(19)、(21)的引导下,在换热管束(22)的管壁间隙中经过多次膨胀收缩后,穿过微穿孔板(20)进入后微穿孔管(24)并排出换热器(8)。发动机排气(29)在由换热管束(22)和圆缺形折流板(19)、(21)构成的扩张收缩空间中多次膨胀收缩后,将中低频段的排气噪声得以有效消减,在穿过微穿孔管板(15)、(24)、(20)时,使得中高频段的排气噪声得以极大的消减。这样,当发动机排气(29)在流经换热器(8)时,使得排气噪声在全频段上得到十分有效的消减。它的消声机理和普通排气消声器完全相同,但由于换热器(8)独特的消声结构,至使其消声能力优于普通消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荫福,未经杨荫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9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