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29615.4 | 申请日: | 1992-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财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济洪,叶恺东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经改良其端子之插接机构部分之连接器。
目前连接器在资讯、电子设备上已被广泛地采用,可谓需要量最大之电子元件之一。习见连接器之构造主要有图1A、图1B、图1C及图1D所示之二种,其中图1A、1B所示的为公连接器;图1C、1D所示的为母连接器。其乃系由一上盖101及一下盖102相套合而构成之壳体,及其内所设由上板210与下板250叠合而构成之端子插板200,以及插设于端子插板上之端子插孔211、212……及其端子311、312……所构成。其 中,端子311、312……为杆状体或管状体(公连接器中的为杆状体,母连接器中的则为管状体),端子311、312……分为两段,其上段外径较大,下段外径较小,其间并形成节3110、3120……,下板250上的插孔251、252……则配合端子311、312……的节3110、3120……而形成上大下小,使端子311、312……可被下板250之插孔251、 252……支撑,上板210上之插孔211、212……之孔径与端子311、312……的上段相近,因此,上、下板210、250叠合后,才可维持端子311、312……于端子插板200之端子插孔内。
上述习用之连接器之构造,系为了维持端子与端子插板之结合,并避免端子松脱而使线路中断,惟,其端子系成为圆管状或圆柱状,制造时必需一个一个制造,再将端子311、312……逐一插于下板250上,然后将上板210盖上,复将已插妥端子311、312……之上板与下板置于下盖102上,最后又以一盖101将下盖102盖住,才得以完成其制造(如图1B及图1D所示)。由于上板210与下板250上之端子插孔并不大,且其排列相当密集,因此,将端子311、312……插于下板250上,再将上板210与下板250叠合,因为必需一个一个制出端子再一个令端子311、312……从上板210穿出,事实上并非容易的事,而端311、312……插于下板250上后,因端子无固定机构,故并非已完全固定于插孔中,更使得上、下板的叠合增加其困难度,因此,上述习见之连接器,无法使用自动化机器大量生产。
有鉴于习用连接器之端子插接机构的上述缺点,有一种构造初步改良的连接器之端子插接机构,乃如图2A、图2B所示,其插接机构壳体为以塑胶材料一体成型的,且端子构造较为简单,成一较为低廉,与壳体内之端子插板可相互卡持,如此,可使端子以自动化方式插入插接机构壳体内之端子插板,并受到卡住而不脱落,即完成其组配工作,因此,可以自动化设备大量生产,而减少工资成本,并提高产品产量。
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初步改良之连接器系由多个端子60插设于一连接器壳体100所构成;壳体100系以适当塑胶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其为由一插接槽10、一端子插板20、一承插座30及二耳板40所构成之一整体。
插接槽10为一长方形槽体,其内侧设有多道深夹槽12及多道浅夹槽13,其深、浅夹槽12、13并相间而设,插接槽10之底部接设有端子插板20。
端子插板20上沿纵向(即长度之方向)设有二列相错开之端子插接孔21,其上端系呈孔径较大之方形孔22,而下端逐渐形成与承插座30上之孔31相连通,端子插板20之下则接设承插座30。
承插座30概呈长四方体状,其上配合端子插板20上之端子插接孔21之位置,而设二列圆孔31,并与插接孔21相连通以供公连接器插入而连接电路。
耳板40分别接设于端子连接器壳体100之两侧端,其上设有略成圆形之孔41,藉以供使用螺钉等结合件固定于电子资讯设备之机体50上。耳板之侧面形状可为互成直角之板状或其他形状,其形状及孔41之大小、数目均可依实际装设在机体50上之空间及需要而定。
上述初步改良连接器之插接端子之单元乃如图3所示,形成弯折之杆状体,其前后形成两个略呈弧形而外端略微张开之夹片62,后段形成条状之接线体61,在其中段附近处,冲设成一向上凸起,顶面呈倾斜之倒钩片64以及一向外掀开之翼片63,由于该倒钩片64与翼片63之作用,使得端子60插入端子插板20之端子插孔21时,造成端子60于端子插孔21中被卡住不会被拉出,并维持其位置之状态,尤其端子60系成为弯曲,并使其接线体61端卡入插接槽10壁上之夹槽13中,形成牢固地卡夹住端子60之状态,故端子60不会松脱。
惟,其构造尚嫌繁复,导致制造时,两个插接端子单元之间的距离较大,植入壳体内之端子插板之插孔时,同一排插孔需要两道手续,亦即分单数插孔与双数插孔两道手续,故尚有不完美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9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