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装卸护丝无效
申请号: | 92225968.2 | 申请日: | 199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8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彪;陆耕深;陈谱;王澄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所;温州市景山塑料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0625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装卸 | ||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是保护油管、套管外螺纹的一种工具。
石油开发中,常用的油管、套管两端有丝扣,其中一端是外螺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碰伤外螺纹。为了保护油管、套管的外螺纹,一般采用铁制的圆筒护丝。当发生碰撞时,这种护丝发生变形,就很难将护丝卸下来。正常情况下,卸一个护丝需要30-35秒钟的时间。如果护丝发生形变,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才能卸下来。在固井下套管过程中,为了保证井身质量,不发生井下事故,下套管的速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争取下套管时间,卸套管护丝的时间不可忽视。如果卸一个护丝的时间能减少到3-5秒钟,一口3000米深的油井,下套管所用的时间可以缩短两个小时。这样对保证固井质量,防止发生井下事故有很大作用。有人设计过可以快速装卸的护丝。这种快速装卸护丝的壳体是由单一的材料,如聚胺脂制成。壳体内表面有与套管螺纹相应的内螺纹。开合机构采用的是圆柱凸轮机构。缺点是:为了保证壳体的强度,壳体的厚度制作得较厚,其外形尺寸较大。不可避免的带来了重量较重,使用不方便,工人劳动强度大,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不降低快速装卸护丝壳体的强度的情况下,改变其壳体的结构,减轻其重量,缩小外形尺寸,减小体积,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原有快速装卸护丝的圆柱凸轮开合机构。其技术特征是壳体采用了钢芯骨架。在钢芯骨架的内外表面包有非金属材料,如橡胶、塑料、聚胺脂等。非金属材料的厚度在5-30毫米之间。在壳体的内表面有同原有技术相同的内螺纹。
为了将圆柱凸轮开合机构的销钉固定得牢固可靠,可以将销钉固定在钢芯骨架上。
采用钢芯骨架内外包有非金属材料的壳体,使得快速装卸护丝不仅保证了壳体的强度,而外形尺寸和体积减小,重量减轻了,减少了非金属材料的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装卸护丝的剖面图。钢芯骨架(1)、手柄(2)、壳体(3)、凸轮轴(4)。
附图2是图1的右剖视图。钢芯骨架(1)、手柄(2)、壳体(3)、凸轮轴(4)、销钉(5)。
结合使用过程进一步说明其结构。当上提并旋转手柄(2)时,带动凸轮轴(4)旋转,凸轮轴(4)上带有螺旋槽,销钉(5)沿螺旋槽向外滑动,使得壳体(3)的中间开缝张开,快速装卸护丝的内螺纹直径大于套管的外螺纹直径,就能顺利地取下快速装卸护丝。反之,装上快速装卸护丝时,操作过程相反,原理相同。
实施例1:一个快速装卸护丝,由壳体(3)、凸轮开合机构所组成,壳体(3)是由2毫米厚的钢板制成圆筒状,中间有开缝。内外表面包有10毫米厚的橡胶,橡胶的内表面有与套管相应的内螺纹。
实施例2:一个快速装卸护丝,由壳体(3)、凸轮开合机构所组成,壳体(3)是由2毫米厚的钢板制成圆筒状,钢板的两端卷成两个小圆筒,销钉(5)固定在钢芯骨架(1)两端的小圆筒内,钢芯骨架(1)的内外表面包有聚胺脂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所;温州市景山塑料机械厂,未经华北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所;温州市景山塑料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5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