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卤化银照像乳剂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23915.0 | 申请日: | 1992-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曹宗起;吴国强;朱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感光材料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C1/015 | 分类号: | G03C1/01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单世瑾 |
| 地址: | 30022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卤化 银照像 乳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卤化银照相乳剂的装置,属于感光材料生产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制备卤化银照相乳剂的装置,不足之处甚多,如美国专利US3415650号所介绍的设有空心鼓式结构的装置即为典型之一种。该装置是在反应釜内设置一个空心鼓式混合器,鼓的侧面开设条形孔缝,同搅拌器配合,在高速旋转中自鼓的上下口吸入液流,再经孔缝侧向排出得以进行混合、乳化。鉴于该设备结构本身固有之缺陷所致,使反应液易于产生气泡,制备的乳剂中卤化银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使工艺控制困难、乳剂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又由于设备结构复杂,难以拆卸,不易清洗,成为稳定生产的一大障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倒置圆桶状内含平直搅拌叶轮的导流筒,下接限流支架并配以卤盐导入管及银盐导入管和银盐喷咀等组配一体并可方便拆卸的混合器,运转中使液流自下而入,侧向呈放射状排出,实现无气泡混合乳化的卤化银照相乳剂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照下述的技术构思方案得以完成的。该装置系由反应釜、电机、搅拌轴及混合器等单元组件所构成,其独特之处在于混合器是由导流筒、搅拌叶轮、限流支架、卤盐导入管、银盐导入管及银盐喷咀等部件组配而成。
导流筒是一个内含搅拌叶轮的倒置圆桶,其侧壁开有孔深为导流筒筒径1/10~3/10,开孔比为1:1~1:4的侧孔之孔群。
搅拌叶轮是由4~8枚叶片同侧固定于叶盘而构成的平直搅拌叶轮。
限流支架为一个上、下开口且又中空的倒置圆台状架体,侧壁开有4~8个进液孔,其开孔之面积总和大于或者等于导流筒侧孔之面积总和。
银盐喷咀上开设有3~6个喷孔,喷孔依照与喷咀的轴心线呈15~50°夹角而呈环状排布。
银盐喷咀位于卤盐导入管之管口处的上部垂直距离在30~40mm之间。
混合器是由各部件采用可拆卸的一体化相接所组配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
图1是制备卤化银乳剂装置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混合器结构图。
图3是搅拌叶轮结构图。
图中:[1]反应釜、[2]电机、[3]电机架、[4]搅拌轴、[5]支柱、[6]导流筒、[7]侧孔、[8]叶盘、[9]叶片、[10]搅拌叶轮、[11]限流支架、[12]进液孔、[13]卤盐导入管、[14]银盐导入管、[15]银盐喷咀。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陈述:
实施例1:
容积为0.2M3的球底反应釜[1],电机[2]通过电机架[3]居中设置于釜顶,以搅拌轴[4]伸入釜内并下接由4枚叶片[9]于同侧固定在圆板型叶盘[8]上所构成的直径为80mm的平直搅拌叶轮[10],导流筒[6]是一个倒置的圆桶,桶底圆心孔与搅拌轴[4]直径匹配套装,并以支柱[5]上接而与电机架[3]相固定,形成导流筒[6]内含搅拌叶轮[10],顶部密封的结构,且侧壁开有孔深为其导流筒筒径1/10,开孔比为1:4的条形侧孔之孔群;限流支架[11]是一个上、下开口且中空的倒置圆台状架体,上接导流筒[6]之下口,侧壁开有4个进液孔[12],其开孔之面积总和大于或者等于导流筒[6]的侧孔[7]之面积总和;卤盐导入管[13]与银盐导入管[14]分别相接于限流支架[11]下部,银盐导入管[14]管端装有银盐喷咀[15],其上开有3个喷孔,喷孔依照与喷咀的轴心线呈15°夹角而环状等距排布;银盐喷咀[15]位于卤盐导入管[13]之管口上部垂直距离30mm处,所述之混合器的各个部件间的联接均可方便拆卸,即是通过螺纹、卡箍、法兰等方式得以实现的。
实施例2:
一种技术方案同于例1而生产能力大于前者的制备卤化银乳剂的装置。球底反应釜[1]容积为1.4M3、导流筒[6]侧壁上的侧孔[7]呈椭圆形、孔深为导流筒筒径的3/10、开孔比为1:1;同侧固定有8枚叶片[9]之叶盘[8]构成的平直搅拌叶轮[10]、直径是120mm;限流支架[11]侧壁上开有8个进液孔;银盐喷咀[15]位于卤盐导管[13]之管口上部垂直距离40mm处;银盐喷咀[15]上开有6个喷孔,喷孔与喷咀的轴心线呈50°的夹角环形均匀排布,混合器之组成部件均可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感光材料公司,未经天津感光材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3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内引流零泄漏泵
- 下一篇:一种安全通用的单相电源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