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膛前置式双炉排常压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92222172.3 | 申请日: | 199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沛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沛雷 |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荣珍 | 
| 地址: | 0341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前置 式双炉排 常压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立式双炉排常压锅炉。
现有的立式双炉排常压锅炉为方型和圆形常压锅炉。方型双炉排常压锅炉承压能力差,结构及加工工艺繁杂,成本费用高。圆型双炉排常压锅炉炉排面积受炉排直径限制,锅炉出力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压能力强,结构较为简单,同时能够增大炉排面积、适应多煤种燃烧的常压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前置式炉膛内设有长方形水管炉排,在后烟道的上部横置着半圆型水套,作用是使上升的烟气直冲水套底面,让烟气呈九十度拐弯,延长烟气燃烧时间,降低烟气流速,达到除尘目的,为使烟气充分燃尽,在半圆形除尘水套的上方为燃尽室和烟气分隔盘,烟气通过分隔盘进一步增强除尘效果和使圆柱体传热箱各部分受热均匀,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烧挥发份较低的煤种时采用正烧;烧挥发份较高的煤种时采用反烧。正烧时,煤由下炉门投入前置式炉膛,根据煤种粒度选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送一次风,选用自然通风时,打开除灰门;强制通风时,关闭除灰门。反烧时,煤从上炉门投入水管炉排上方,根据煤种粒度选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送一二次风。自然通风时,可打开上炉门,半开除灰门;选用强制送风时,关闭上炉门和除灰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适应煤种广,自身除尘能力强,消烟效果好,炉排和炉膛前置,不受炉体直径限制,锅炉出力增大;热效率高,同时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承压能力强,一炉多用,运行安全。
图1是炉膛前置式双炉排常压锅炉的主视图。
图2是沿A-A的剖面图。
图3是俯视图。
图4是沿B-B的剖视图。
其中:
1——除灰门 2——下炉门 3——上炉门
4——一、二次风管 5——灰池 6——前置式炉膛
7——水管炉排 8——交叉传热管束 9——圆柱体传热箱
10——溢流口 11——烟气分隔盘 12——燃尽室
13——半圆形除尘水套 14——开水箱插管
15——后烟道 16——烟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以0.35MW(30万大卡)的炉子为例:炉体外径为1200mm,用壁厚6mm钢板制成,本炉在灰池(5)上边有前置式炉膛(6)中有水管炉排(7),在炉膛后部有半径为413mm的半圆筒形的后烟道(15),在后烟道上方设有半径为513mm、高度为70-80mm、用6mm的钢板制成的除尘水套(13)、燃尽室(12)和烟气分隔盘(11),在炉子上部的圆柱体传热箱(9)中有五层数根交叉传热管束,烟气分隔盘高度为150mm,在其上有前疏后密的分布着φ108mm的火管共15根。高温烟气由前置式炉膛冲刷开水箱插管(14)后,首先进入后烟道(15),冲刷半圆柱侧壁经90度转弯后,受半圆形除尘水套(13)的阻挡,拐弯90度进入燃尽室(12)经烟气分隔盘(11),进入圆柱形传热箱(9),经交叉传热管束(8),最后由烟筒(16)排入大气。综上所述,部分烟气流程呈“”形反转450°冲刷锅炉传热面各部分。
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热功率 MW 0.35
炉排面积 m21.4
炉膛容积 m330.6
出水温度 ℃ 85
回水温度 ℃ 60
开水量 kg/h 150
排烟温度 ℃ 230
热效率 % >69
压力 MPa 常压
适用煤种 烟煤、无烟煤、贫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沛雷,未经何沛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2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