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振动击孔机无效
| 申请号: | 92221403.4 | 申请日: | 199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富;郭良;何兴德;黄宗益;张建雄;陆敏恂;孙国庆;毛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振动器厂 |
| 主分类号: | E21B1/02 | 分类号: | E21B1/02 |
| 代理公司: | 同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震威 |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振动 击孔机 | ||
地下振动击孔机,涉及地下穿孔机械的制造技术。适用于在软土地层内铺设或者改造各种管道。
在软土地层中铺设或者改造各种管道,常采用的是明挖埋设的方法即把软土地层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埋设管道或者更换旧的管道。采用这种方法在城市或者交通繁忙的路段施工作业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还破坏了城市环境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在软土地层内埋设管道或者更换旧管道提供一种不需把土层全部开挖;使管道能直接在软土层中水平或者垂直埋设的施工机械。
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冲击杆,滑动冲击头,冲击活塞,控制阀,倒向阀构成的振动击孔机。压缩空气作为振动击孔机的动力,压缩振动击孔机腔内的空气,以高速度撞击冲击杆使整个振动击孔机向前运动,挤压土壤形成能埋设管道的圆孔。振动击孔机不断振动向前运动,在地下形成一个长孔,在孔内铺设管道。当振动击孔机完成一个施工段时,可通过压缩空气软管将倒向阀转动90°此时振动击孔机向后振动冲击比向前振动冲击的力量大,振动冲击机逐渐向后退,直至退出冲击形成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本实用新型埋设地下管道或者改造旧的地下管道,不需开挖土壤或破坏道路、中断交通,不妨碍环境卫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零件加工,制造容易且操作简便,安全,工作效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
图1、振动冲击机示意图;
图2、振动冲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 A-A剖面图;
图4 B-B 剖面图;
图5 C-C 剖面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另件有冲击头1,活动冲击头2,前连接头3,缸体5,后连接头6,后盖7,后接头8,冲击活塞15,控制阀17,倒向阀19。冲击头1与活动冲击头2通过弹性销12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在冲击头1与活动冲击头2之间置有“O”型密封圈13。前连接头3设置在活动冲击头2和冲击头1后端凸缘之间与缸体5螺纹连接,在前连接头3与活动中冲击头2之间设有组合密封圈27,在前连接头3与缸体5之间设置防松片4,在冲击头1后端凸缘周边开有若干个通气孔28。冲击弹簧14设置在前连接头3的后部,套装在冲击头1后部的外部。冲击活塞15设置在缸体5内,它的前半部是一个实心体,其后半部为一个圆筒体。在冲击活塞15头部凸端中部开有设置聚四氟乙稀制成的支承圈16的凹槽和垂直凹槽,沿冲击活塞端部外径开有若干个通气道31,通气道31将空腔S3,S2,通气通道32连通。在冲击塞15的后部开有若干个通气道38和设置聚四氟乙稀制成的支承圈20和设置密封垫圈21的凹槽。冲击活塞15依靠支承圈16,支承圈20支承在缸体5内并可沿缸体内壁往复运动。控制阀17呈圆筒体,在其外壁上设有三道圆环,作为控制阀的三个肩33,34,35。控制阀17的最大外径稍小于冲击活塞15后半部圆筒的内径,紧密安装在冲击活塞15后半部圆筒内。其外壁上三个台肩33,34,35间的凹槽36,37,38作为气体通道,控制阀17的后端与后连接头6螺纹连接并通过后连接头6与缸体5螺纹连接后得以固定。倒向阀19为一圆筒体,其外径稍小于控制阀17的内径,安装在控制阀17内。在倒向阀19的外壁上开有二道嵌装组合密封圆18的凹槽和二个相对开通的长圆形气体通道29和气体通道41。倒向阀19通过设在后部凹槽内的限位销22和导向销24,使它只能相对控制阀17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导向稍24和限位销22由卡圈25,23卡长紧固定。倒向阀19的后端平面上开在十字凹槽43,后接头8端部的两块凸槽42嵌入凹槽内,在凸槽42的端部和后接头8的外周设置压紧弹簧26,压紧弹簧26把后接头8定位,压紧固定在倒向阀19后端的凹槽43内,后接头8的后端与压缩空气的管道连接。后盖7安装在振动击孔机的尾部与缸体5螺纹连接固定,在后盖7的中部开有直径大于后接头8外径的圆孔,压缩空气管道通过该圆孔与后接头8的后端连接。在前连接头3,后连接头8和后盖7的外表面上开有若干个板手孔9,10,11,在安装振动击孔机时,通过这些板手孔把各部给紧紧地螺纹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振动器厂,未经同济大学;上海振动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1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滑动装饰物的鞋
- 下一篇:简易多用水罐挂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