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龙头换修止水阀无效
| 申请号: | 92221222.8 | 申请日: | 1992-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家森 |
| 主分类号: | F16K43/00 | 分类号: | F16K4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培敏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龙头 止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具体地说是一种设置在水龙头进水口前,当水龙头拆下换修时会自动切断水流的止水装置。
在日常生活中,用水是一项极为频繁之动作,如洗手、沐浴、烧饭煮菜等……无一不需用水,因而,水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者,而以水龙头控制给水量大小乃为轻松简单之事,几乎在需要用自来水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存在。然在使用频率极高的情况下,在重复地旋紧与放松间对水环造成磨损,日积月累下便会造成水龙头漏水或无法旋紧,形成水源的浪费且增加费用支出。
由于传统水龙头系直接栓接于水管上,当欲换修时若不先对该管线予以止水,则换修时必造成大量水源涌出,不仅造成水源浪费,且可能弄湿换修者,影响工作之进行;然一般家庭或公司并无止水阀装置,因此在换修时往往需由自来水水表处止水,如此一来整个家庭或单位都无法用水,造成极大之不便,或有水塔设备者,亦需将整线管路予以止水,同样会带来不便;纵然于水龙头之管线上方置有止水阀者,亦需先将其关闭。由此看来,换修水龙头之工作不但使换修者疲于奔命于止水之动作外,其所带来之困扰与不便,实令人深以为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龙头换修止水阀,把本止水阀设置在水管与水龙头之间,使在换修水龙头时能以其自动止水,避免因一个水龙头在换修而造成其它水龙头“一断百断”的局面。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流式止水阀,它主要由一阀体、一止水阀塞及一弹簧构成,在本设计中,阀体之一端为内径螺纹并具环形凸缘之承接槽,而另一端为内缘具贯穿孔之外径螺纹承接头,该贯穿孔之内径足够止水阀塞外径贯穿。这样的止水阀体,可依其内螺纹端与水龙头的进水端相管接,依外径螺纹端与水管道的管接头相管接。本设计中的止水阀塞设计成一中空圆筒体,其顶端之出水孔环具一凸缘,而其末端之止水端环设一凹槽、并于两侧镂空有两进水孔。把上述三个主要另件装配如下:将止水阀塞套上弹簧后,由阀体之承接槽置入,并穿过承接头之贯穿孔,最后再于止水阀塞止水端之环形凹槽中套置一胶环形垫圈,即完成本装置之组装。如此装配成的止水阀,一端管接在自来水管道上,另一端与水龙头相管接。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在管道上时的状态示意图。
请参阅图1。由图1见,本实施例主要系由一阀体30、一止水阀塞40及一弹簧51构成,其中,阀体30之一端为内径螺纹并具环形凸缘之承接槽31,而另一端为内缘具贯穿孔34之外径螺纹承接头32,该贯穿孔之内径足够由止水阀塞40外径穿过;止水阀塞40为一中空圆筒体,其顶端之出水孔41环具一凸缘42,而末端之止水端43环设一凹槽44并于两侧镂空成两进水孔45。
由图2见,当止水阀塞40套上弹簧51并装置在阀体30中后,弹簧51自然地把阀塞40向上紧紧托起,使位于阀塞末端处的胶环形垫圈50密贴在阀体30的具有斜面的贯穿孔中。这时,因为位于阀塞上止水端垫圈50上方的两出水孔45已升至阀体30的内部,则管道53中纵然有水,也已被阀塞止水端的垫圈阻塞而不能进入阀塞40的筒体中去,则阀体30上方就不再有水,即装在管道上的该止水阀就起到自动止水的作用。
由图3见,当阀体30上装上水龙头52时,水龙头52压迫止水阀塞40下移,直至使阀体30承接槽31内缘之环形凸缘33与止水阀塞40顶部环设之凸缘42相互卡制定位,并将弹簧51压缩于阀塞40与阀体30之间,这时止水端43离开贯穿孔34,且将两进水孔45完全显露于阀体30之外而与管道53相通,管道53中的水从阀塞下部的两进水孔45进入阀塞40的筒体中并直达水龙头进水口,这时打开水龙头即有供水。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止水阀装在管路中后,当装上水龙头时,水龙头把止水阀塞打开,而当拆去水龙头时,弹簧则把止水阀塞拉紧,使其止水端密合在阀体的通水贯穿孔的斜面上,达到自动止水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只有四个另件组成,结构相当简单,并且水流在阀塞筒体中流动,既具有足够的流量,又弹簧与供水不接触,延长了弹簧的寿命,水质也不会受弹簧的污染。故本实用新型方便了水龙头的换修,具有较佳的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家森,未经林家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1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