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灸针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2220915.4 申请日: 1992-10-03
公开(公告)号: CN2135364Y 公开(公告)日: 1993-06-09
发明(设计)人: 曾喜昌 申请(专利权)人: 曾喜昌
主分类号: A61H39/08 分类号: A61H39/08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章社杲
地址: 中国***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灸
【说明书】:

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改良的针灸针,特别是一种在拍管上方冲压一向管内倾斜的棘齿,利用该棘齿轻轻夹住针柄,使针固著在拍管中;同时,在拍管的表面涂上色码,用不同颜色的色码来表示不同规格的针灸针,以利于区分,进而正确取用。

按,针灸疗法乃针法与灸法之总称,其中用针刺不同穴位可治疗不同疾病,称针法;用艾绒等物灸灼不同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灸法,两者习惯上总称针灸疗法。

以往,针灸所用的针是裸露式的,使用前并未经过妥善的包装处理,使用时则直接将针刺入一定的穴位。其同时,针使用过之后,会在经过一道消毒手续,以便一再的重复使用。

近些年来,由于医疗意识抬头,这种反复使用的针乃被摒弃不用,而普遍采行用完即丢式的针,此种只使用一次的针不但合乎卫生原则,并且可以避免传染疾病。

前述的丢弃式针灸针有一共通点就是,针在使用前的状态系被固持在一通称拍管的透明管子中,该拍管的功用除了可以保护针不被污染及变形之外(因为针的直径非常细),同时可以供手拿持(此谓持针),以便将针迅速而准确的拍入体表内(此谓拍针),尽可能减轻痛楚。此外,当针刺入人体后,须将拍管取下,然后再把针捻进穴道中,此谓进针,其与前述的持针及拍针为一贯性针法。因此,前述的拍管就丢弃式针灸针而言,相当具有实用价值。

如前所述,由于针是被固持在拍管中,故而依针与拍管固持的方式又可分成数种,至于较为常用者有帽盖式、塞片式、熔接式、缩管式与管口细齿式等。以下分别配合图式说明其构造及优缺点,其中:一、帽盖式的构造如图1所示,其主要系由拍管11、针12及帽盖13所组成,其中帽盖13系结合于针柄14上并套于拍管11上端,从而使针12与拍管11固著在一起。

优点:

1.可确保针柄固著在拍管中,不虚脱落。

2.可藉不同颜色的帽盖区分不同规格的针。

缺点:

1.需人工装配,成本太高,不符经济原则。

2.帽盖取下后即无法辨认针的规格。

3.须双手操作使用并尽可能作水平状夹持,否则针极易滑出拍管落地污染。

二、塞片式的构造乃如图2所示,其主要是由拍管21、针22及塞片23构成,其中针22系套装于拍管21中(针柄24局部露出拍管外21),塞片23则塞填于拍管21与针柄24之间,藉此将针22固著在拍管21中。

优点:

1.亦可确保针柄的固定。

2.亦可藉不同颜色的塞片来区分不同规格的针。

缺点:

1.人工装配,成本高,不合经济原则。

2.塞片取下后,即无法再分辨针的规格。

3.必须双手操作,取用困难。

三、熔接式的构造则如图3所示,其主要系由拍管31及针32所组成,其中针32套有塑胶针柄33,可在针32套入拍管31后,利用超音波熔接的技术将针柄33与拍管31熔接在一起(只作单点熔接34),使针32固著在拍管31中。

优点:

1.亦可确保针柄的固定。

2.成本较低,可藉自动化机器大量生产。

缺点:

1.须双手操作,即左手持拍管,右手扭断熔接点,取用不易。

2.须细心察看该熔接点是否残留在针柄上,否则将进退两难。

四、缩管式的构造系如图4所示,其特点是在拍管41的上端套设热收缩式套管42,并套入针43后加热,使热收缩管42收缩,而将拍管41与针柄44结合在一起,使针43固著在拍管中41。

优点:

1.可确保针固著在拍管中。

2.针灸针整个落地绝不污染。

缺点:

1.须双手小心操作,极难分开,取用不易。

2.须藉人工将收缩管套装在拍管上,再利用热风使之收缩,生产成本高。

五、管口细齿式的构造则如图5所示,其特征是在拍管51的管口内缘形成一向内突出的细齿状突起52,藉此突起夹住针柄54,使针53固著在拍管51中。

优点:

1.操作简便,可单手持针、拍针及及进针。

2.尚可保持针固著在拍管中。

缺点:

1.因细齿系由人工藉电热丝插入管口中成型,故细齿的大小深度不易控制,有太松容易掉针,太紧容易卡针的缺点。

2.配合使用的针柄须压花,以增加与细齿的摩擦力,制造过程繁琐复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喜昌,未经曾喜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