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式客车车门启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0497.7 | 申请日: | 199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玉明 |
主分类号: | B60J5/06 | 分类号: | B60J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客车 车门 启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开、关客车车门的控制装置。
现有的中、小型客车的车门,须由售票员在门边操作设置在车门本体上的锁闩才能开启或关闭车门。这种不能由驾驶员在驾驶台直接控制的车门开、闭方式,在一些未配备售票员的场合,须由驾驶员离开驾驶台来到门边操作,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极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由驾驶员在驾驶台直接操作的电动式客车车门启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靠近车门的旁边设置一个电机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固接一根转动臂,转动臂的一端绞接一传动连杆、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车门本体铰接;在转动臂的开门转角工位处和关门转角工处分别设置有限位开关,当转动臂在电机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至上述两工位时,可将该工位处的限位开关触及而关断电机通路;使电机工作从而开、关车门的操作开关设置在驾驶台上的便于驾驶员操作的位置处,如可设置在表盘旁边,或引擎盖上;所述的操作开关为一个两触点的联动式开关,其两触点处各自串接一个限位开关构成电机的互锁式正反转通路。当开门时,操作开关在接通电机正转(或反转)电路的同时,另一触点断开电机的反转(或正转)电路,转动臂在电机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离开关门工位往开门工位转动,随着转动臂离开关门工位,关门工位处的限位开关从关门时的断开状转为闭合导通状,转动臂转至开门工位时,触动处在开门工位位置上的限位开关,使该限位开关从原来的导通状转为断开状,使电机正转(或反转)电路断开,电机停转、转动臂停止在开门工位上,保持门的开启,直到再次操作操作开关,反向进行上述过程,完成关门动作。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各开关与电机的接线关系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电机驱动机构1、转动臂2、传动连杆3、限位开关4、5以及操作开关所组成;其中,电机驱动机构可由常见的电机及减速传动机构构成,转动臂的一端固接于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本实施例中是沿用了一个汽车的电动雨括驱动器来构成所述的电机驱动机构1,通过一机座6固定在车门7后边,转动臂2的一端则固接在雨括器的转动轴8上,另一端与传动连杆3铰接,传动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在车门7上;限位开关4、5分别通过安装板9、10固定在机座6上,且位于转动臂的开门工位(图示双点划线位置)和关门工位位置上。操作开关为一个设置在驾驶台上(图中未示出)的联动开关,为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将其分为K3、K4叙之,其电机、限位开关和操作开关的线路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K1、K2分别为图1、2中的4、5,D为电机,(a)为门关毕时的电路状态,欲开门时,操作操作开关使K4闭合(K3同时断开),电路状态如(b)所示,K4、K1接通电机D的回路,电机带动转动臂2顺时针转动(图示位置),带动传动连杆3将门7拉开,直至转至与限位开关4相触的开门工位时,使原来呈闭合状的限位开关4(即K1)断开,电机停转,转动臂保持在开门工位上,完成开门动作,(c)为此时的电路状态(在转动臂离开关门工位的同时,限位开关5(即K2)随之闭合)。反过来,从(c)-(b)-(a),则完成关门动作。
传动连杆3可设计成两节式的长度可调的连杆,以便于安装调节;将原有的车门锁舌拉杆11通过一过桥臂结构12与传动连杆的铰接在门上的那端相连接,并将传动连杆与车门之间的铰接设计成滚动铰接方式,如可在传动连杆的端部设置一个滚轮13、通过一限位滑槽板14与车门7连接,利用开门所需的力大于拉动锁舌拉杆11的力,使得在开门时,传动连杆的滚轮首先在限位槽15中滑动以拉动过桥臂实现开锁,然后再在限位的情景下拉开车门,使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的锁舌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且动用可靠;特别适合未专门配备售票员的中、小型客车配备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玉明,未经苏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万向轮
- 下一篇:一种家用臭氧溶液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