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位补偿联轴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20272.9 | 申请日: | 1992-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6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兰海;黄佳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D1/12 | 分类号: | F16D1/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邬宏仁 |
| 地址: | 6300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联轴器 | ||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目前在机械行业内广泛采用的联接两低速轴的可移式联轴器,其安装补偿性能较好的主要有齿轮联轴器(Q/ZB 104-73、Q/ZB105-73),柱销联轴器(Q/ZB 123-73),棒销联轴器(Q/ZB 231-74),以及十字滑块联轴器(见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二分册)。其中齿轮联轴器承载能力大,使用范围广,但受结构限制,其角度补偿最大值仅在半度以内(30′),同时存在加工需专门设备,制造技术较复杂,安装调试较困难等不足;十字滑块联轴器的径向安装补偿值较大,但允许的角位移仍在30′以内,亦存在制造技术较复杂的缺点,而十字滑块联轴器的承载能力较小,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棒(柱)销联轴器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承载能力大,但仍存在安装补偿性能差(α≤30′)的缺点,且受使用温度(-20℃~70℃)的限制。
在机械传动中,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之间的动力传递,都必须靠联轴器来实现,由于各部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制造和安装误差,而工作中又因载荷、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等,使被联接的两轴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轴度误差,故要求联轴器具有一定的安装补偿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联轴器的不足,特研制一种综合补偿性能好、承载能力大、安装调试简便。制造容易的刚性可移式自位补偿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1)半联轴器、(2)衬套、(5)压注油杯、(6)弹性挡圈、(7)螺钉、(8)弹簧垫圈及(9)平垫圈组成,设计采用标准件(3)球面铰链轴承及(4)偏心销轴,或采用(14)拉杆、(16)球面铰链轴承及(18)销轴构成自位补偿联轴器。其两半联轴器之间采用多根拉杆(拉杆数n≥3),拉杆与半联轴器之间仍通过销轴和球面铰联接。或在两半联轴器之间采用中间自位(浮动)盘代替拉杆,中间自位(浮动)盘与两半联轴器之间经销轴和球面铰实现联接。或通过在其中一半联轴器沿周边均布的若干孔内装入的偏心销轴与另一半联轴器相应的孔内装入的球面铰链轴承实现联接。或就上述几种情况,可分别在两套联轴器之间再加一中间浮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两联轴器之间的联接采用销轴和球面铰链,在传递扭矩时主要由高可靠性的标准球面铰链轴承及综合机械性能较好的销轴来作为传力的工作元件,从而可保证联轴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
1、实施例一:由附图1所示,自位补偿联轴器主要由两半联轴器(1),球面铰链轴承(3)及偏心销轴(4)组成。沿周边均布有若干孔的两半联轴器通过在其中一半联轴器诸孔内装入的偏心销轴(4)与另一半联轴器相应孔内装入的球面铰链轴承(3)实现联接。由于销轴的大端和小端是偏心的,故在被联接两轴存在径向安装误差,而使两半联轴器沿周边分布的对应孔不能对中的情况下,可转动偏心销轴,使两半联轴器作偏心联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偿两轴的径向安装误差。在被联接的两轴安装时已严格对中的情况下,也可将两半联轴器相对转动一微小角度,并转动各偏心销轴,使偏心端的中心落在与之联接的半联轴器周边诸孔的中心圆上,且偏距顺一个方向,使两半联轴器沿周边分布的诸对应孔在相对偏心的情况下,仍可实现联接(这时两半联轴器的回转中心仍是对中的。见附图2)。另外,两半联轴器也可借助铰链轴承(3)实现相对偏转,从而可补偿被联接两轴的角度安装误差。再者,由于铰链轴承(3)可沿衬套(2)的孔壁作轴向游动(两者间采用间隙配合),故具有较大的轴向位移补偿能力。
2、实施例2:由附图3所示,自位补偿联轴器主要由两半联轴器(10)拉杆(14)、球面铰链轴承(16)及销轴(18)组成。传递圆周力的拉杆(14)为联接两半联轴器(10)的中间构件,其与两半联轴器之间通过销轴(18)及球面铰链轴承(16)实现联接。由于中间构件拉杆(14)(本例为四根)的两端装有球面铰链轴承,拉杆可实现自动调位,故在安装及运转时允许两半联轴器存在一定的相对偏转角,而联轴器仍能正常工作,从而补偿被联接两轴的角度误差。
在实施例2中,亦可用一整体中间自位盘代替拉杆,其原理见示意简图5。两半联轴器(20)通过在其圆周均布的若干销轴(21)与装在自位盘(22)相应孔中的球面铰链轴承(23)实现联接,其工作原理与附图3所示的联轴器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联轴器的整体刚度要好些,制造安装较简便,但补偿值略有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未经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