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托靠无效
| 申请号: | 92220127.7 | 申请日: | 1992-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3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冷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定刚 |
| 主分类号: | B62J1/28 | 分类号: | B62J1/2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万青 |
| 地址: | 61006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搭载用的附设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两轮摩托车与后座相配合的载人(货)用的摩托车托靠。
当前,在国产摩托车后座部位附设有货架或箱体,以增加其运载功能和承载体积。但是,在搭人时,对如何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感和舒适度考虑甚少,或根本就没有考虑。因此,屡有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给社会带来许多矛盾和麻烦。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现有两轮摩托车后座的结构,增设了与之相配合的摩托车托靠,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摩托车托靠是由倚托、底架和通过连接构件与之相连接的支撑架组成。倚托由垫板(架)和装在其中与之配合的垫面构成。底架由开有连接孔的长、短连杆、与之连接的竖杆及开有定位孔的滑轨构成。长连杆和滑轨分别与竖杆两端连接且上下平行。支撑架由支撑杆、拉杆和滑杆构成。支撑杆、拉杆的两端及本体上开有连接孔,滑轨上有定位孔。拉杆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长连杆连接,滑杆一端与支撑杆下端为铰链连接,其另一端与滑轨为滑动连接。
在支撑杆和长连杆上还装有加强板。拉杆一端为连接孔,与支撑杆上加强板的连接孔配合,由螺栓进行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销,与长连杆上加强板的限位销孔进行连接。
在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杆,以增强其牢固度。在支撑杆上端与垫板之间装有带孔的托板,通过螺栓使支撑杆、托板及垫板紧固连接。
滑杆与滑轨的连接端是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在其本体上有下下穿通的连接孔与滑轨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由螺栓实现定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其优点如下:
1.结构简单,在不改变摩托车后座架的前提下,与其方便的实现装配连接。
2.搭载人员时安全、舒适、可靠。如不需搭人时,又可将支撑架和倚托收放在后座下部底架的滑轨上。
3.结构合理、造型美观,重量轻,收放自如。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收放时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述如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倚托、支撑架和底架通过连接构件所组成。垫板1、托板2和支撑杆3的上端由螺栓或铆钉4经连接孔5紧固连接,在垫板1中装有垫面6。底架由两根长连杆7、装在长连杆7之间且垂直连接成一体的带孔的两根短连杆8固定连接成一个平面。该平面架与摩托车后座架大小形状相配合。在长连杆7上还设置有带限位销孔10的加强板9,长连杆7的端头连接有与平面架垂直的四根竖杆11,竖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长连杆7上下平行的两根滑轨12,滑轨12上开有定位孔13。滑杆14的一端为滑块15与滑轨12成滑动连接。滑块15上开有定位孔13,通过螺栓4与滑轨12可实现定位连接。滑杆14的另一端与支撑杆3的下端通过铰链机构16成铰链连接。拉杆17的一端及本体上有连接孔5,该端与设置在支撑杆3上带连接孔5的加强板9由螺栓4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销18,与长连杆7上加强板9的限位销孔10连接。为增强支撑架的牢固度,在支撑杆3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9。
本装置在使用状态时,其支撑架或倚托与摩托车后座面的内夹角最小为90°。收放时,先取掉滑块上的定位螺栓和拉杆一端的限位销,使拉杆与支撑杆成平行固紧,向后放下支撑杆,使之与底架成水平状态,向前滑动,将其收放在滑轨上再固紧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定刚,未经冷定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