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压水瓶无效
| 申请号: | 92219721.0 | 申请日: | 1992-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延民 |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戴振科 |
| 地址: | 27711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水瓶 | ||
方便压水瓶,属压水机构的改进。
目前使用的压水瓶分杆压式和整压式,取水时必须一手拿杯,一手操纵压水机构方可取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压水瓶压水机构,改进后的压水瓶只须用一只手既可取水的压水瓶。
本使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原压水瓶的压水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一托板和拉杆。对于杆压式暖水瓶在其压板的端部设计有开口的横槽,将拉杆通过叉形拉杆上部的轴悬挂在压板端部的横槽里,叉形拉杆的下端设计有与其成整体结构的托板;对于整压式暖水瓶,在其瓶盖一侧的边缘处增设两块耳板,耳板上设计有轴孔、轴和压杆,压杆的中部设计有凸起、端部设计有悬挂叉拉杆的横槽,叉形拉杆的结构与杆压式的叉形拉杆相同。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述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方便压水瓶的组装图。
图2是叉形拉杆7、轴8、托板3、筋板2的结构组装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压板9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整压式暖水瓶瓶盖的改装图。
图7是图6A-A的剖视图。
图8是压板20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实施例
将杆压式压水瓶设计成方便压水瓶图1,它包括瓶壳1、筋板2、托板3、水嘴4、瓶盖5、瓶盖销6、叉形拉杆7、轴8、压板9、压爪10、压爪轴11、压板轴12、瓶盖轴13、提梁14、瓶胆及瓶内上水机构(图中未绘出)。
对于原杆压式暖水瓶设计成方便压水瓶,其瓶壳1、水嘴4、瓶盖5、瓶盖销6、压板9、压爪10、压爪轴11、压板轴12、瓶盖轴13、提梁14、瓶胆及瓶内上水机构均采用原来的设计,所不同的是将原来的压板9加长,在压板9的端部设计一个开口向上的悬挂轴8的槽C1;增加一个叉形拉杆7图1、图2、图3,叉形拉杆7的下端设计有放置取水容器的托板3,托板3的底部(背部)设计有一块加强筋板2、拉杆7的上半段为叉股形、两根叉股的上端部设计有安装轴8的孔,轴8的两端安装在孔内。叉形拉杆7,托板3、加强筋板2采用塑料材料注塑成整体结构或采用金属板经过焊接成整体结构。
安装及功能:将轴8的两端装入叉形拉杆7叉股的孔内;通过轴8悬挂在压板9端部的槽C1内,出水嘴4置于叉形拉杆7两叉股之间,安装后的叉形拉杆7呈垂直状态。取水时将取水容器(水杯、茶缸等)置于叉形拉杆7底端的托板3上,手持取水容器向下轻轻拉动叉形拉杆7,给拉杆7增加重力,压板9向下运动,通过压爪10,瓶内出水机构、出水嘴把瓶内热水压入接水容器内。取水完毕,增加的重力撤销拉杆7、压板9及瓶内上水机构恢复原来的状态。
对于整压式暖水瓶,其原来的瓶壳、瓶胆,提梁及瓶内上水机构保持原设计,只将瓶盖15进行改动图6、图7,增加两块安装压板20的耳板23、24,安装压板20的轴21、压板20、另外增加一个与杆压式压水瓶相同的叉股形拉杆7图1、图2、图3。
耳板,耳板24、耳板23设计在瓶盖销16相反方向的瓶盖15上部边缘的里侧,即2瓶盖轴22的上方与瓶盖15成整体结构图6、图7,耳板23、耳板24分别设计有安装压板轴21的孔。
压板20:压板20为条带状板图6、图8、图9,中部设计有压迫接凸17的近似半圆形的凸起18;压板20的一端设计有安装轴21的孔,另一端设计有悬挂叉股形拉杆7图1、图2、图3的开口向上的横槽19图6。整压式叉形拉杆与杆压式的叉形拉杆7结构相同。
安装及功能:压板20通过轴21安装在耳板23、耳板24之间,瓶盖15通过瓶盖轴22安装在瓶壳口上,并通过瓶盖销定位,将瓶口盖严,叉形拉杆7悬挂在压板20瑞部的开口槽19内,出水嘴置于叉形拉杆7两叉股之间,安装后的叉形拉杆7呈垂直状态。取水时将取水容器置于形拉杆7底端的找板3上,手持取水容器给拉杆7施加重力,压板向下运动,通过压板20中部半圆形凸起18将按凸17压下,给瓶内施加压力,通过瓶内并出水机构,水便从出水嘴进入取水容器内,取水完毕增加的重力撤销,压水机构便恢复原来的状态。
优点及效果:
方便压水瓶在使用时,用一只手拿水杯,将水杯置于拉杆下端的托盘上,向下稍加用力,即可将水压入水杯内,既使是老年人或病人躺在床,也照样能将水轻易压入杯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延民,未经张延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9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煤气布袋除尘振动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一体化遥控窗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