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吹扁袋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2218003.2 | 申请日: | 199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5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46/04 | 分类号: | B01D46/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吹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通风除尘设备。
由于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高,对风量及含尘浓度发生变化时的适应性强,所以发展迅速,普及率较高。在众多的布袋除尘器中,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及脉冲袋式除尘器是布袋除尘器中最典型的两种型式,前者结构紧凑,维修管理简单,但清灰能力弱,易出现两次扬尘,后者清灰能力强,但能耗高,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清灰效率高的布袋除尘器。
其特点是该除尘器由位于上部的均流室1、位于中部的过滤室2及位于下部的净气室7构成,在过滤室内均匀布置滤袋3,滤袋的下端为出口,上端封闭,在均流室顶部的壁上设置流体进口15,净气室7的壁上设置流体出口11,在净气室7内设置反吹清灰装置,该装置的旋臂安装在减速传动机构9的输出端,旋臂16内有呈“L”型的空心管6,并通过空心管6一端的偶合件17与位于旋臂内的、也联接在减速传动机构9输出端的带螺旋槽的圆柱凸轮18啮合,减速传动机构9的输入端联接步进电动机10,空心管6可以通过中空的旋臂16与安装在底部的风机8联通;在过滤室2底部的外缘安装集灰腔4;在过滤室2内部的底面安装由伞形板5、分流腔12及推灰管14构成的推灰器,其中,伞形板5的中心安装壁面带孔的分流腔12,分流腔12上面联接推灰管14。图1中13为除尘器壁上的观察孔。
工作时,含尘气流经过进口15进入均流室1后再均匀地进入过滤室2,在过滤室2内,干净的空气透过滤袋3,并于滤袋3下端的出口进入净化室7,然后经出口11排出,过滤室2内的粉尘中有一部份在气流及粉尘的自重作用下沉降到推灰器的伞形板5上,另一部分在气流进入滤袋3时,附着在滤袋外壁,这部分粉尘会影响气流进入滤袋的速度,从而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因此,需间断地对滤袋进行反吹清灰。清灰时,启动步进电动机10及风机8,干净的气流便经旋臂16、空心管6的出口反吹入滤袋3内,使附着在滤袋外壁的粉尘掉落到伞形板上,在微电脑控制下,电动机会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工作,带动旋臂及空心管作旋转运动,同时,带动空心管在旋臂内作伸缩运动。每当空心管的出口对准滤袋的出口时,电动机便停转,以便反吹气流定时吹一段时间,到了规定时间后,电动机又启动,带动空心管或旋转、或伸缩,以便对下一个滤袋进行反吹。因带螺纹槽的圆柱凸轮的作用,空心管在逐步缩到一定位置后,便又会自动逐渐地伸出,因此,电动机无需反转,只需作间隙的顺转,其间隔的时间则由微电脑控制。
具有上述功能的带螺纹槽的圆柱凸轮是一种已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只是首次将这种技术引用到除尘器上。
当伞形板5上的粉尘积到一定程度后,便可打开推灰管14上的顶盖,使均流室1内的气体经推灰管及分流腔12直接吹至伞形板5上,将伞形板上的粉尘吹到四周的集灰腔内,分流腔的作用在于将气流均匀地吹到整个伞形板的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
优点是由于含尘气体的流向与粉尘的自重方向一致,可加速粉尘的沉降,避免产生两次污染;其次是反吹清灰效果好,在微电脑控制下,可对过滤室内的每个滤袋进行定时反吹,比现有技术的效果更好。第3,利用推灰器与集灰腔后,可有效地避免灰尘在过滤室内的积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反吹清灰装置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机电研究所,未经无锡市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8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